首页 昆明 正文
【第二届昆明市文明家庭事迹】晁祥芳家庭
昆明信息港    03-17 14:00:00

晁祥芳同志的家庭平凡、普通、幸福,一家人崇尚文明、积极进取、相敬相爱。她本人在市纪委工作,任干部监督室副主任、机关党委委员;丈夫李文友在嵩明县政法委工作,任县委610办主任。夫妻敬业、爱岗。女儿李金格今年24岁,在云南大学法学院读研究生,热情礼貌健康上进;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都年老去世了,外婆今年88岁,安享幸福晚年。这样一家人,严于律已,宽以待人,以人为善,以德治家。

爱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

晁祥芳和丈夫李文友在工作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干一行、爱一行。两人1990年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都是从事教育教学的讲台生涯,在所任教的学校相识、相知,并组建了家庭。两人相互鼓励、共同钻研和探讨教育教学方法,分别多次被评为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通过公务员招录考试,丈夫李文友进入嵩明县法院,从事法律工作;晁祥芳进入公务员系统,从事行政工作。

晁祥芳同志先后在嵩明县教育局办公室从事文秘工作,在县委组织部从事干部工作,在市纪委干部室、干部监督室从事执纪、监督、问责工作,历任机关党支部、党委委员。不论在哪一个岗位,都坚持理想信念,不断增强自己的党性意识、大局意识;爱岗敬业,认真学习和钻研业务;默默奉献,工作成效显著,得到了同事、领导和组织的认可,多次被评为优秀信息工作者、优秀公务员、优秀党员。

丈夫李文友在嵩明县法院民事法庭、刑事审判庭、执行庭多个岗位历练过,现在县委政法委工作,勤于学习和钻研法律法规,熟悉法律,爱好武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优异的成绩和贡献。先后被评选为办案工作先进个人、优秀法官、县级优秀十佳政法干警、全市执行清理积案先进个人等。

女儿李金格学习刻苦努力,曾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她兴趣爱好广泛,学习掌握了电子琴、葫芦丝、竹笛等乐器的演奏,爱运动、爱看书,现在云南大学就读硕士研究生,是一名优秀的共青团员,积极追求上进。

夫妻互尊、互敬、互爱、平等

晁祥芳同志在市纪委工作内容繁杂,丈夫在嵩明县政法委也经常加班、下基层。两人聚少离多,照顾家庭的精力相对较少。但总是相互理解、支持,从无怨言。夫妻双方相互尊重,彼此都知道对方工作的重要的意义和特殊性,默默相互支持对方的工作。每到周末,单位不加班的时候,两人都会提前商量,安排好时间或远足爬山,或到滇池边看日出日落。至于家庭事务,两人都相互体谅,力所能及去多做一些。目前,两人由于工作因素分居两地,工作上、生活上都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和问题,但是总是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往往总是说自己一切都好,让对方安心工作。但越是这样,彼此就越是感觉对方工作生活的艰难和不易,自然就有了更多的理解和珍惜。

全家互容互让,温暖和谐

和谐家庭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元素,家庭成员的和谐是家庭和谐的坚实基础。一个家庭构建文明和谐不容易,都说有炊烟的地方,就会有争吵和摩擦,这个家庭也会有意见不统一的时候,也会有因为生活的琐事而争执的情况。但夫妻之间能互容互让,即是恩爱夫妻,更是诤友益友。全家都会默守一个规矩:对彼此的不满半天之内及时提出,对对方的意见和建议一定不过夜,当天的事情当天解决,所以,这个家庭不存在有传说中的“冷战”,有意见和问题都及时化解。为一些小小的生活习惯而生气,甚至争吵的情况也有,但更多时候,晁祥芳会想到,丈夫当天心情不好、或是肠胃不好等等的理由告诉自己,再想到丈夫或是要去开会、或是要开车赶路等等,一定要让他顺利、平安、健康,不能再唠叨,不能给他增加烦扰,这样心情慢慢也就平复了。真诚的付出总能得到深情的回报,只要李文友有空在家,总是帮忙做饭、洗衣服,帮着修修补补等,承担起丈夫在家应承担的职责。就这样,夫妻双方彼此换位思考、体谅包容、对彼此倾注更多的爱,整个家庭总传出欢乐的笑声。

率先垂范,做女儿的榜样

为了培养女儿成长,晁祥芳夫妻俩重视对女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教育她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夫妻两人不仅注重女儿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培养她独立生活、主动学习的能力,时时教育她沿着正道走,鼓励她刻苦学习。为使女儿能够更加健康的成长,夫妇一方面洁身自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品位,另一方面率先垂范,为女儿做出榜样。一是在生活上俭朴。晁祥芳与丈夫物质生活追求淡泊,不慕新潮,不摆阔气,从不浪费,提倡节约,精打细算,用之有度。他们还经常教育女儿一菜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在她们的教育下,她的女儿衣着朴实大方,从不大手大脚乱花钱,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二是注意严于律己。为了以言行影响女儿,为女儿创造良好的成长氛围,夫妻俩在家讨论家务事,总是以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规为标准,努力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不行。三是亲属邻里和睦。在对待亲戚、邻里关系上,谁家有事相求,只要自己能办到的便尽力去办,从不推诿,大家相处在一起,亲如弟兄,情同手足,彼此感到心情舒畅。特别是丈夫李文友,他熟悉法律法规,亲属邻里有法律问题需要咨询,他总是耐心解答,主动帮忙,提供力所能及的咨询帮助,让他们感觉到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感觉到社会的温暖。

以德育人,尊老敬老,上慈下孝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自结婚起,晁祥芳夫妻俩就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尊重对方父母的一切生活习惯,不在任何地方、任何场合说对方父母的不是之处。对彼此的父母,他们十分尊敬和孝顺,不仅在生活上予以照顾,家中大小事也征询他们意见,充分尊重他们,使他们心情开朗。孩子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在全家人的敬重和关爱中相继去世了。孩子的外婆88岁了,目前在孩子舅舅家安享晚年。每到周末,晁祥芳和丈夫都会抽出时间去看望老人,陪她聊天。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女儿礼貌懂事、健康活泼,小小的年纪就非常懂得为大人着想。孩子在外读书,每年放假,回家的第一个安排就是去看望外婆,婆孙俩总是幸福的拉着搂着,说着悄悄话。晁祥芳每年都会把老人家接回来住上一两个月,虽然老人不习惯,住上个把月后,孩子的舅舅就坚持要接她回嵩明去,但这总是晁祥芳一家最珍惜的开心幸福的时候,有老人在就多了一份安详、团圆、幸福和安康。

都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晁祥芳的一家几十年如一日,她们夫妻恩爱、孝敬老人、关爱子女、热心助人、邻里和睦,这一个普通幸福的家庭用生活工作中平平凡凡的小事、点点滴滴的真情诠释了家作为爱的港湾的真谛,赢得了周围人们的尊敬和称赞。

编辑:戴云    责任编辑:袁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