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西南联大与蒙自缘起
蒙自文旅    03-20 17:36:07

1938.3.17

85年前,西南联大与蒙自结缘,缘何而起?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保存中国的文化和教育力量,国立北大、国立清华、私立南开三校合一,联合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后局势恶化,战火的硝烟蔓延至长沙,学校被迫辗转昆明改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联大到达昆明后,由于校舍不敷使用,而蒙自有滇越铁路连接昆明,交通便利,又有空置的房子,校方决定将部分师生迁至蒙自设立分校。1938年3月17日,郑天挺教授作为先遣队,被蒋梦麟与梅贻琦派到蒙自作前期准备,联大与蒙自“缘”起于此。

西南联大要到蒙自开设分校的消息传一经传出,整个蒙自城顿时沸腾起来,无论政府官员、还是老百姓,都非常欢迎联大师生的到来,将最好的房舍租借给分校使用,而且租金极低,基本上是象征性的,流亡师生就这样在风景秀丽的南湖之滨安顿下来。

PART.01

✦✦✦

1883年底中法战争爆发,1888年,法国在蒙自成立法国领事府,次年成立海关,蒙自正式开关通商,蒙自海关是云南省的第一个海关。1938年4月,西南联大文学院、法商学院迁到蒙自办学,当时空置的蒙自海关税务司署旧址大院,被用作分校的课室和办公机构。现为蒙自海关旧址历史陈列室、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蒙自海关旧址历史陈列室✦

✦ 法国领事府旧址✦

法国领事府旧址被借用做西南联大的教室及办公室。现为蒙自市文化馆办公处。

PART.02

✦✦✦

✦ 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纪念馆 ✦

在所有空宅中,歌胪士洋行条件最好,是两层楼的西式建筑,据联大一位教授考证,歌胪士可能是希腊语 Kalos的音译,今通译卡洛思,意为美。这座小楼相当华美,房间很多,正楼的二楼做单身教授宿舍,一楼及两翼侧楼做男生宿舍,闻一多先生就曾在此居住。现为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纪念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3A级旅游景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PART.03

✦✦✦

✦ 望云博物馆(周家宅院) ✦

女生宿舍是早街周家大院东南角的一座小楼。大院的主人是蒙自首富周柏斋,其“顺成号”是滇南大商号,总号设在蒙自,碧色寨、昆明和香港均有分号。周家宅院是园林式风格,略带西式韵味,院墙高且坚固,远看颇像城堡。租给女生住的那栋三层小楼,门窗为纯西式,楼前花木葱茏,庭院深深。小楼本名“颐楼”,但联大女生绝大多数是头一回出远门,难免夜不能寐,思乡,忧国,听风,遂将小楼改称“听风楼”。周家宅院现为望云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馆内收藏千余件古代艺术品,包括文玩、家具、匾额、石刻、书画瓷器、竹木牙雕等。

PART.04

✦✦✦

✦ 王家宅院 ✦

在联大教授租住的民宅中,有一处王宅,宅子的主人王维玉是蒙自商界名人,据说他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就创办过一家航空公司。王维玉为人慷慨,乐善好施,对地方公益和慈善事业都作出过贡献,有“善人”美誉。王家宅院不算大,但紧凑精致,是典型的民国时期民居建筑。哲学系的冯友兰和中文系的陈梦家两家都在此居住过,住在临街的一面,楼上是陈家,楼下是冯家。王家宅院现已成为了集品茗、习琴、弄花、入画、开卷等为一身的生活美学空间,同时还是蒙自市图书馆分馆、蒙自市茶文化传播中心。

PART.05

✦✦✦

✦ 南湖公园 ✦

西南联大师生在蒙自围绕着南湖而居,日常生活轨迹也离不开南湖。曾有学生问过闻一多先生,昆明的翠湖和蒙自的南湖相比,更喜欢哪个?先生略微沉思,说,蒙自的南湖更像一个纯朴的农家少女,我更喜欢南湖。朱自清先生在散文《南湖杂记》中,也曾怀念起南湖、湖里的崧岛、军山及三山公园。联大学生中文系的向长清(后来成为戏曲研究专家)与教育学系的刘兆吉(后来成为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在蒙自学习期间,共同成立南湖诗社,聘请的导师是闻一多和朱自清。刘、向二人后来将沿途采集的湘、黔、滇歌谣两千多首(包括到蒙自后采集的),从中选出七百多首,编为《西南采风录》,具有较高的文学史价值。

PART.06

✦✦✦

✦ 碧色寨滇越铁路历史文化公园 ✦

西南联大与蒙自,不得不提到的就是碧色寨车站。当年西南联大师生大部分都是乘火车,通过滇越铁路到达碧色寨车站,再换乘个碧石小火车到蒙自车站。如今的碧色寨车站已成为碧色寨滇越铁路历史文化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在短短的180天里,西南联大在蒙自播下了进步思想文化的种子,给蒙自带来的影响弥足珍贵。冯友兰先生之女宗璞在《梦回蒙自》一文中如此写道:“如激流中一段平静温柔的流水,想起来,总觉得这小城亲切又充满诗意”。  

编辑:刘雄斌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