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昆明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首要政治任务,突出工作主线,稳中求进、守正创新,扎实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着力提升人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持续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走深走实。
昆明市创新打造“理想春城”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宣讲平台,“学习强国”昆明学习平台在全省率先上线,盘龙区、西山区、官渡区等5家县级融媒号上线“学习强国”,建成全省首个“学习强国”线下学习小站;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史学习教育等重大主题,开展各级各类宣讲6700余场次,受众超过50万人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城乡社区、进校园、进各类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
昆明市着力推动道德昆明建设,开展道德规范宣传教育、“德润春城”道德实践、遵规守礼文明劝导、诚信守纪法治建设、人文科学普及提升、特殊群体关爱帮扶等重大活动,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昆明市道德模范及好人申报平台,获评各级道德模范及身边好人1851名。
昆明市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成功创建成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建立健全“1+9”创建工作机制,制定完善创建常态长效工作举措,组织开展专项巡查、现场督查检查、市民文明巡访团巡访等,狠抓基层基础、日常监管和全域创建;按照“保牌、进位、争创典范城市”的目标,积极推动安宁市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宜良县争创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
截至目前,昆明市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8个、文明实践所140个、文明实践站1650个,推动磨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实现中心、所、站全覆盖;组织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4.8万余场次,累计服务时长超过200万小时,惠及群众460余万人次,文明实践中心成为“群众爱来、有事能办,大事想得到、小事办得了”的场所。
昆明市持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建昆明市精神文明建设专家库,深化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高质量发展。全市累计获评全国文明村镇13个、全国文明单位35个、全国文明家庭6户、全国文明校园7所。
此外,昆明市还组建志愿服务组织和队伍,成立志愿服务发展促进会,注册志愿者达150万余人,志愿服务组织6115个,志愿服务项目12万个;结合助学支教、生态环保等开展“快乐小屋”“滇池卫士”等志愿服务活动9600余场次;围绕滇池绿色发展、历史文化传承保护,打造“春城志愿行·滇池明珠清”“磨憨边疆中华文化长廊建设”等志愿服务特色品牌。(昆明日报 记者王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