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跳起欢乐的左脚舞
云南日报    04-01 10:23:29

30多年前的事了。

那年,八一建军节巧逢彝族“火把节”。节前几天,我从基地机关调到哀牢山深处的某旅四营八连任指导员。一到任,旅长政委就很严肃地找我谈话,你是我们旅最年轻的指导员,没有带兵经历,要把压力变为动力,目的是为了提高战斗力。旅长说,你们营远离机关,又驻扎在少数民族聚居区,驻地敌情、社情复杂,部队装备移交后新装备还没有到位任务不饱满,加之营区没有围墙、刺头兵多、连长外出进修没有军事主官。如何带好这个连队,对你将是一场大考。

八连驻扎在山峦起伏的半山坡上,营区后是一望无际的甘蔗地,门前是鱼塘和成片的花生地。周一早晨刚吃过早餐,一个彝族老大娘就领着几个村民将我堵在了屋里。村民反映,他们种的花生和甘蔗最近连续被盗,已经在我们营区附近的垃圾堆里找到了证据,地里还有军用胶鞋留下的脚印可以作证,希望我们尽快查出是谁干的并做出赔偿,否则将到派出所报案或组织群众到旅机关去上访。

我的脑子当即“嗡”地一声炸响,这应该算是我任指导员后的一个“下马威”吧?但我当时脑子很清醒,既不能因为这件事影响了军民关系,也不能助长这种损害老百姓的风气蔓延。我当即向老乡们拍了胸脯,给我几天时间,一定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为摸清真实情况,我领着副连长和三个排长到老乡家的甘蔗地、花生地巡查一圈并评估了老乡家丢失甘蔗和花生的价值,认定这起事件确实与我们连队的战士有关。当晚我就召集全连开会,逐一摸排可能侵犯群众利益的人。要求凡偷吃过老乡甘蔗和花生的人必须主动坦白并作出深刻检查和赔偿,否则,查出来后给予纪律处分。

事情并没有按我预想的方向发展。24小时过去了,全连所有人都很镇静淡定,没有人站出来担责。

正在我一筹莫展准备向营领导汇报此事时,当地市政府领导和公安局的警员开着警车到了营区。通信员一脸紧张地跑来告诉我,警车开到营部了,可能要抓人,营长让你立即到营部会议室开会。

到了营部才知道,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

市政府领导介绍,州市两级政府将举全市之力大办火把节,以实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繁荣彝州经济的目的。届时,将有很多国内外客商和数万游客云集到彝州,希望我们能派出纠察到群众聚集地维持秩序。教导员当即表示,我们已经接到了旅机关的通知,这是加强军民共建、密切军民关系的大好机会,上级要求我们必须高质量完成保障任务。

市政府领导走后,会议室里的空气立即冷却下来。营长一脸凝重地盯着我说,驻地是“金三角”通往内地的重要交通要道,吸毒、嫖娼、盗窃事件时有发生,上级把这项任务交给我们营是对我们的一次考验。七连连长说,因为训练任务不饱满,最近连续发生了几起不请假外出和打架斗殴事件,“火把节”这几天又正巧是八一建军节和星期日,我们的压力实在太大了。我向营长教导员建议,除了执勤的人,白天组织政治教育,晚上放电影,把士兵们都安排在营房里不允许外出。教导员摇了摇头说,关于管理教育问题,我与营长聊过好几次了,去年的新兵大多来自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我现在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借这次建军节和“火把节”的机会,将“关管控”的封闭式管理与开放式教育结合起来,探索一条之前没有过的管理教育新模式。

会议结束时,我将老乡家丢失甘蔗和花生的“家丑”向营长教导员作了汇报。营长说,我原计划等几天再找你们算账的,八连发生的事七连也存在,昨天老乡已经找我们告状了。今天我把狠话撂这儿,你们用什么招我不管,但问题必须尽快解决。一、协助地方政府“火把节”期间的安保任务必须完成好;二、你们设身处地想一想,老百姓种点甘蔗、花生容易吗?如再发生给解放军丢脸的事,该关禁闭的关禁闭,该处分的处分,绝不姑息迁就。

从营部回连队的路上,我突然想到了当地民族中学的毛鸿贞老师。毛老师是在我来八连上任的长途汽车上认识的,在得知我是从省城调到彝州来的军人后,主动给我聊了一些有关彝族人从奴隶社会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和“火把节”的渊源。

也许,毛鸿贞老师能为我解难题助一臂之力。

下午,我专程去民族中学将毛老师请到了连队。毛老师领着另外两个穿了民族服饰的助手带着月琴,为全连声情并茂地讲了一堂彝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繁荣发展的课,还现场即兴表演了“火把节”狂欢的歌舞。长达两个半小时时间,所有官兵都全神贯注,对彝州的历史、文化、经济、人文、风俗都有了初步了解。讲座结束后,毛老师得知很多从沿海地区入伍的战士对彝族文化兴趣浓厚,便提议晚上搞一场具有民族特色的军民联欢会。

这天晚上,八连操场上燃起了熊熊篝火。全连官兵和身着民族盛装的40多名民族中学师生举着火把,手牵手跳起了欢快的“左脚舞”。在现场喧嚣热闹的气氛中,营长始终端坐在桌前微笑着喝茶,教导员被毛老师拉进了狂欢的舞蹈队伍中。毛老师向教导员介绍,“火把节”不仅仅是彝族人的节日,也是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的节日,主要起源于彝族人对火的崇拜,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北斗柄上指的日子,都要祭火神,期望通过“火神”驱虫除害、降妖驱魔、保护农作物。如今,“火把节”逐渐成为了彝族的狂欢节。

这天晚上,八连的操场上吸引了很多自动前来凑热闹的村民,七连很多战士也加入了八连的狂欢。七连连长不冷不热地说,八连新来的这个指导员真能作,刚上任就搞这些花花草草的活动,我看他下一步怎么管得住兵。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三天,千里彝山成为了欢乐的海洋,身着节日盛装的彝族人和客商从各地涌进市区。城市被鲜花装点得分外妖娆,各种土特产、美食、工艺品琳琅满目,在祭火、玩火、送火的过程中,人们弹起月弦跳起了欢快的“左脚舞”。夜幕落下时,火把映红了彝州也映红了姑娘小伙们的脸庞。毛鸿贞老师站在邮电大楼前人们围成圆圈的篝火旁,弹着月弦唱起了彝族歌谣《你是我的阿老表》。

执行任务的部队官兵们身着便装,一边维持秩序一边欣赏民族歌舞,亲身体验了彝族“火把节”的无穷魅力。

节日刚刚结束,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八连在全体官兵中开展“看民族地区巨变,赞党的丰功伟绩”大讨论结束的当天晚上,文书一脸欢喜地敲开了我的房门。文书很神秘地将一个牛皮纸信封递到我面前。文书说,真没想到,棘手问题轻松解决了。我一脸疑惑地打开信封,里面竟然装着几个老兵写的检讨和准备赔偿老百姓甘蔗和花生的300块钱。

一激动,我从椅子上弹了起来:告诉这几个家伙,明天上午,我领着他们就亲自登门向老乡们道歉去。(李宏

编辑:唐诺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