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修复前后对比
废弃矿山修复后引进的露营项目
废弃矿山变身苹果标准化种植基地
昆明市西山区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全面修复、重点提升、常态监管原则,采取政府引导、企业积极参与的模式,对西山区团结街道磷矿矿区开展生态修复,并引入社会资本发展生态产业。通过多年的持续努力,昔日的废弃矿山转变为绿水青山,废旧矿产“退场”、绿色产业“接棒”,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成为政府鼓励社会资本履行社会责任参与生态治理实现生态价值的成功案例。
废弃矿山变身苹果园
三四月间的昆明市西山区团结街道双山垭口,云海之间,草长莺飞,3万余株进入花期的苹果树招蜂引蝶,半山腰点缀着一顶顶帐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昆明人前往郊游、露营。
很多人并不知道,五六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秃头”山,因矿区过度开采而留下累累“伤痕”。
“我们刚来的时候,这儿还是个寸草不生的荒山头。”团结鑫苹果庄园相关负责人介绍。虽然从昆明主城区出发,40分钟的车程即可抵达双山垭口,但与主城区“春城无处不飞花”的旖旎诗意不同,这里以前是大片大片被废弃的“秃头”矿山。
“秃头”并非天生。西山区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磷矿、石英砂等储量丰富、矿位集中、品位高、开采方便。20世纪中后期,因经济发展需要,辖区采矿业发展迅速,采矿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矿区植被造成了严重破坏。而位于西山区团结街道的双山垭口,就是其中的典型。这里的矿区山体常年裸露、沟壑满目、寸草不生,滑坡、山洪等地质灾害和塌陷事故时有发生,对周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威胁。
为做好生态保护,2017年,西山区完成市级下达任务,关停滇池流域及西山重点保护区18个矿山。后续自加压力,于2018年、2020年分批次关停辖区其他区域24个矿山。
关停只是第一步。2017年,西山区确定了“矿山复绿+现代苹果示范园”生态修复模式,积极引导扶持企业参与双山垭口矿山治理修复和特色农业发展。依托“团结苹果”产业优势,将治理后适宜农业种植的土地用来发展特色农业,推动现代苹果采摘休闲示范园建设。
为充分调动社会资本的积极性,利用原有荒山、矿业用地、林地等发展替代产业,更好地推动矿区的修复和保护,西山区按照50年的承包期,将717亩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统一流转给辖区内的龙头民营企业,鼓励发展生态产业,打造多功能综合产业生态示范园。
在这期间,为固定山体,防治地质灾害,西山区采取生态农业方式对矿区开展生态修复,选择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新优苹果品种,进行260亩规范化栽培种植。
海拔2195米之上的团结街道,因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云南著名的苹果产地。多年以来,产自这里的苹果,以甜蜜的糖心征服“吃货”的心。然而,要把苹果树种在采矿废弃的“秃头”山上,挑战多多。
“我们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进行土地平整,又用了4年时间进行种植改良。”2018年开始,团结鑫苹果庄园聘请西北农业大学专家作为专业支持团队,从改良土壤到品种引进,再到种植管理,都采用了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公司分四批从陕西引进9个矮化苹果新品种。2021年起,庄园的苹果树陆续进入挂果期。至此,双山垭口完成了它的第一次蜕变,从废弃荒山变成了苹果园。
双山垭口的蜕变并没有止步。西山区还着眼于发展生态产业,实现一二三产有机融合。依托修复后的自然生态系统,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示范园经营标准化种植基地,在采收苹果带来固有农业经济的同时,延伸开发“团结鑫”品牌苹果酒、苹果酿、苹果脆、苹果汁、苹果派等产品。
此外,企业还与西山区委宣传部、区文旅部门共同打造市区级最美阅读空间馨果书屋、咖啡餐吧等文化项目。2022年7月全国最大连锁露营地“嗨KING”在西南地区的首个布点落地庄园,开展星空露营、山地户外休闲拓展运动等活动,培育壮大“旅游+”新业态,实现一二三产有机融合。
至此,过去寸草不生的废弃矿山,真正完成了它的华丽转身——如今的双山垭口,花草遍野、绿树成荫,春可赏花,夏可露营,秋可品果,闲可读书,已成为市民近郊出游的网红打卡地。
多举措构建价值实现模式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进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省自然资源厅发布的首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报告中提出,西山区不仅以双山垭口“矿山复绿+现代苹果示范园”的生态修复模式创造出“矿山变青山、青山变金山”的生态建设奇迹,还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要求,打造集采摘、观光、科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生态示范园,加快“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为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供“西山方案”。
西山区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对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治理修复,西山区在示范园选址地填埋了100余个矿洞,使受损裸露山体景观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修复,一块块大地“伤疤”被抚平,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青山变金山,生态产品价值外溢日益显现。通过矿山生态治理,生态产品所蕴含的内在价值正在逐步转化为经济效益。目前,示范园种植的苹果品质优良,苹果品牌“团结鑫”正向西南苹果领军品牌冲刺。2022年示范园苹果综合产量约500余吨,产值500万余元。同时,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带动了餐饮服务、农副产品销售、旅游等相关业态,形成了“生态+产业”的发展模式,仅2022年,集休闲、观光、采摘、科普、示范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就实现年收入1148万元。
金山促发展,民生福祉不断改善。示范园项目建设实施后,年均增加周边农户就业约500人次,带动300余农户增收,每年户均增收2200元。同时,示范园免费普及推广的苹果种植先进管理技术,辐射团结片区及周边富民、晋宁等区县,组织技术推广培训及现场观摩培训约5000人次,实现新技术推广种植2000余亩,有效提升群众农业技能。
截至2022年,昆明市西山区已完成治理修复面积约1128亩,目前正按计划全力推进剩余38个矿山约9800亩生态治理修复工作。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从“高生态颜值”到“高质量发展”……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也将吸引更多资金与优质项目不断涌入,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蔡洁 李斌 赵浩源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