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淄博烧烤成为了全国关注的流量密码,据同程旅行数据显示,4月9日至10日,淄博旅游搜索热度环比上涨599%,连续两日进入全国旅游热度榜前十。端上烤架的不仅是美食,更是淄博的名誉和口碑。短短一个多月,淄博把“烧烤”做成“烧烤+”,再把“烧烤+1”做成“烧烤+N”,这种锁住流量的行动力值得昆明学习和效仿。
一座城市因一个网红打卡项目迅速走红,这样的经验昆明并不缺乏。每年夏季,昆明教场路满树的蓝花楹竞相盛开,微风过处,花瓣翩翩,仿佛进入了一片蓝色梦幻的世界,吸引大批市民和游客前来打卡留念。据不完全统计,在2022年第四届蓝花楹文化节期间,教场中路蓝花楹IP全网曝光量超过2亿;在4、5月蓝花楹花期,前来教场中路赏花人数超过40万;在蓝花楹文化节的带动下,五一期间,五华区共接待游客近6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44亿元。但相比今年“淄博烧烤”变着花样在社交媒体上频频冲上热搜,为这个470万人口的三线城市,带来了500万人的客流量,以及无数关注度,昆明蓝花楹仍有不少需要学习的地方和待提升的空间。
“一桌一炉一卷饼,小串小葱小蘸料”是淄博烧烤的独特性,但绝不是其出圈的全部理由。有舆论认为,真正助力的是当地文旅局的迅速反应和动作,充分显现了淄博善用营商环境拉动流量经济的进取心和能力。相比刚刚爆火的淄博烧烤,昆明的蓝花楹已是较为成熟的“赏花经济”,每年蓝花楹盛花期间,教场中路赏花市民和游客可达到30-40万人次,有效拉动周边市场消费增长,文创企业发展。但这个经济体量还是较小,说明蓝花楹的经济潜力并未发掘充分。俗话说“有风使尽帆”,昆明虽然网红景点不少,但蓝花楹绝对是一个值得大力激活的文旅消费市场。
2023年昆明第五届蓝花楹文化艺术节&消费季将于4月22日至6月30日在教场路蓝花楹主题街区举办,近两年昆明特意增加了消费季这一概念,就是旨在增加蓝花楹节日的消费力。但数据显示,去年蓝花楹市集一个月的销售额只达到了150万元,大量前来拍摄的游客人流量并未彻底转换成消费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场相关商品种类还不多,宣导引流和配套设施不足。目前,在教场中路主打的有以蓝花楹为主题的雪糕、文创胸针饰品、蓝花楹主题咖啡等几种商品,缺少吸引年轻人的餐饮休闲设施,让游客只能拍了照就走,以随手可买的路边消费为主,沉浸式消费少,消费金额自然有限。这方面,昆明应学习淄博,在推广引流的同时,从办证到修路、从招工到贷款等多个环节,提供了一条龙服务,帮助周边店家抓住商机,开发商品、提升服务品质。并要像淄博一样,维系好消费环境,保持好口碑。
今年消费季昆明将首次开出通往蓝花楹大道的沉浸式赏花巴士,给市民和游客带来全新的体验和感受。并开启生活美学集市、云南老字号名品嘉年华暨“双品网购节”、新能源汽车展生活节、周末微度假露营生活节,以及联动南强街巷、宜家、苏宁易购等各大商圈、文化街巷的城市欢乐购等内容。可以看出,其中不少活动与蓝花楹观赏地关联不大,而淄博烧烤火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烧烤商户的汇集形成了一个商圈,让热闹这个中国人喜爱的氛围充分带动了人们的消费欲望。
蓝花楹近年来虽成了“网红地”“拍摄圈”,但“蓝花楹商圈”并未形成。昆明的文旅游部门应向淄博同行学习,在营造城市环境方面深耕细作,主动规划商业发展,做好保障服务措施,主动出击打造城市魅力,从餐饮、住宿、城运、文创产品开发运营等方面加大市场支持力度,在维护整体营商环境公平、游客消费环境等细枝末节上,持续发力,引导“蓝花楹”做成“蓝花楹+”“蓝花楹+N”。花有花期,但将蓝花楹打造成昆明的“长红”名片是一项长期工作,期待昆明的文旅部门,见贤思齐,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让蓝花楹将昆明的魅力释放得更加诱人。(昆明信息港首席评论员 周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