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现场。记者上官艳君/摄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上官艳君 4月19日,2023年云南省知识产权宣传周新闻发布会在云南海埂回趟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过去5年,云南省专利累计授权量15.23万件,作品登记8.75万件,累计获评中国专利金奖3项、优秀奖73项。云南知识产权创造实现量质齐升。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毅介绍,5年来,云南省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国、强省战略,出台了《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的实施意见》《云南省“十四五”知识产权发展规划》,科学绘就了全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编制了《云南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工作推进计划》,实施了《云南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等法规,有序推进《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修订进程,形成横向协作、纵向联动的良好工作格局,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
5年来,云南综合运用各项知识产权制度和政策措施激励创新,知识产权创造增长势头强劲,与2017年相比,专利累计授权量15.23万件,有效发明专利2.2万件,分别增长188%和108%;有效商标注册量62.8万件,增长195%;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47件,增长83.6%;认定农产品地理标志86个;授权国家农业、林业植物新品种1101件;2022年全省作品登记5.15万件,是2018年的160倍,5年来共登记作品8.75万件。累计获评中国专利金奖3项、银奖1项、优秀奖73项。知识产权创造实现量质齐升。
发布会现场。记者上官艳君/摄
5年来,全省建成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1家,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构212家。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处商标案件3438件,办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367件,假冒专利案件813件。各级版权管理部门和文旅执法机构开展打击网络侵权盗版集中办案行动,共计排查网络侵权盗版案件线索77条,移送公安机关涉嫌犯罪线索11条,2022年查办案件80件。昆明海关向地方公安机关移交涉嫌侵权犯罪案件线索14起。省农业农村厅修订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开展跨部门联合调查,全力推进种业知识产权保护。
全省公安机关执法打击持续发力,共侦破侵犯知识产权案件348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514人,涉案金额6.77亿元。全省检察机关共批捕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201件376人,提起公诉208件399人,法院同期作出生效判决116件219人。省高级人民法院共受理涉知识产权类案件2.35万件,同比增长307.31%;审结2.43万件,同比增长366.17%;新增30家管辖知识产权案件的中基层法院,形成了“1+16+18”的案件管辖新格局。省司法厅创新公证服务模式,5年来共办理各类公证知识产权案件2020件。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工作体系不断完善。
据悉,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实施了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支持68个省级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项目,经济效益累计达57.7亿元,直接或间接带动农民就业45.6万余人。截至目前,云南省使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市场主体已达661家,有力促进了我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保山小粒咖啡、普洱茶等11个地理标志产品进入中欧互认互保协定名单。牟定腐乳和保山小粒咖啡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示范区建设顺利推进。文山三七等6件地理标志列入国家第一批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重点联系指导名录。省农业农村厅支持26个县市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推动各地特色产业的发展和地理标志区域公用品牌的打造。省商务厅持续推进中华老字号和地理标志商标的运用和保护工作,传承和推广老字号产品。
省市场监管局累计认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170家,云南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627家;通过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认证企业450家;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1个,昆明市、玉溪市分别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试点城市;列入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试点县6个、试点园区2个、专利导航服务基地3个。省版权局成功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单位5个、示范园区(基地)3个;认定省级版权示范单位26个、示范园区(基地)5个。省科技厅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县33个、县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128个、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站21个,搭建了省、州(市)、县(市、区)三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
发布会现场。记者上官艳君/摄
5年来,全省商标、专利质押融资金额达50亿元,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畅通技术要素流转渠道,推动专利技术转化实施,专利出让共1万余次,专利受让9000余次。省科技厅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促进知识产权转化应用。依托云南省高校知识产权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并覆盖全省的网络化、开放式、专业化的云南省技术市场,为全省技术交易提供信息发布、知识产权、技术评价、科技金融、政策法规等综合服务。实施《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方案(2022-2025年)》,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点新产品,加大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示范应用力度。
此外,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推动建成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网点等共5个,省级信息服务网点26个,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初步形成。国家知识产权局云南业务受理窗口实现专利、商标“一窗通办”,全省累计设立商标业务受理窗口18个,实现16个州(市)全覆盖。省版权局建成“云南版权作品登记系统”并上线运行,现有版权服务工作站40家,覆盖全省16个州(市)。
省司法厅拓展法律服务领域,培养知识产权律师队伍。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台实施《云南省知识产权人才认定与服务管理办法(试行)》,共认定省级知识产权各类人才208名。省教育厅支持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设置知识产权专业,大理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相继开设知识产权专业;支持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与服务,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获批成为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教育厅联合开展全省知识产权中小学教育试点工作,现共有省级知识产权试点学校89所。
据悉,4月19日至26日,云南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主题为“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有力支持全面创新”的知识产权周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