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昆明 正文
心怀国之大者 系统施治守好“粮仓”
昆明信息港    04-25 08:05:42

“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深刻吸取经验教训,依法依规履职,做好风控管理,强化合规经营,做好贸易货款清收工作,提高粮食购销领域、经营贸易各环节人员能力素质,杜绝违纪违法问题发生,为粮食安全作出贡献。”“将深刻反思,进一步厘清违纪违法案件问题根源,直面问题,不折不扣抓好整改落实,进一步夯实全市粮食安全基础。”

近日,昆明市纪委监委召开全市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警示教育视频会议。会上,4家涉粮单位(企业)既对本单位发生粮食购销领域违纪违法问题作深刻剖析,又对下一步整改作表态发言;市国资委、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就下属单位发生粮食购销领域违纪违法问题以及如何推动监管单位(企业)持续推进以案促改促治促建分别发言。

以系统施治维护“国之大者”

粮食安全事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是“国之大者”。近年来,昆明市纪委监委坚持系统施治,一以贯之把开展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作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重点工作。

自专项整治开展以来,昆明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会同发改、国资、粮食等部门,紧盯重点环节,通过自查自纠、查办案件、巡视巡察,严肃查处了“靠粮吃粮”、企业领导“钻空子”“捡漏子”“浑水摸鱼”,监管缺失缺位、执法不严等一批违纪违法行为。如:云南昆明国家粮食储备中转库原党委书记、主任付兴伙同他人骗取省级动态粮补贴,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贿赂问题;昆明市嵩明县粮油收储公司原经理、法定代表人杨智,通过虚构交易挪用公款给他人使用,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贿赂问题;官渡区粮油储备购销有限责任公司原董事长苏云波滥用职权、受贿问题等,以案促改促建促治,推动完善了一批监管制度,基本从面上刹住了该领域的歪风邪气。专项整治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形成“惩”的震慑、严的氛围。

近期,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印发工作意见,省纪委省监委印发实施意见,昆明市对标对表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从持续加大腐败问题惩治力度、推动监管体制机制改革、压实各方责任等方面,对深化粮食购销领域专项整治作出全面部署,锚定彻底惩治系统性腐败目标任务不放松、不歇脚、再加力,深挖彻查、深入治理,实现震慑常在、制度长效、监督常态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精耕细作”做好专项整治

全市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警示教育大会召开当天,昆明市纪委监委就组织召开全市深化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联席会议,听取6家单位报告,总结2022年专项整治工作,并对2023年如何深化专项整治工作作安排部署,强调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重要部署,扛实专项整治政治责任,要清醒认识专项整治面临形势,动真碰硬查摆工作差距,要锚定彻底惩治系统性腐败目标任务,推动专项整治精准化常态化。

“同时,我们针对该系统违纪违法问题,拍摄警示教育片《守牢粮食安全底线的昆明答卷》,适时集中通报全市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情况及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昆明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以身边人身边事开展警示教育,进一步凸显警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促使党员干部痛思问题根源,从反面教材中总结吸取教训,认真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理顺工作思路,及时补齐弱项短板。

“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全市粮食购销领域腐败和反腐败较量还在激烈进行,清理系统性腐败、化解风险隐患还任重道远。”昆明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说道。

下一步,昆明市纪委监委将持续开展常态化监督,将粮食购销领域作为监督执纪问责重点,统筹运用多种方式强化监督。同时,不断深化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强化监督执纪执法,“精耕细作”,以监督保障切实守好国家“粮仓”。进一步深化专项整治实效,坚持“三不腐”一体推进,做好专项整治“通篇文章”,拓展案件查办的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助推“清廉昆明”建设再上新台阶。(昆明日报 记者吕文康 通讯员王娟


编辑:曾子芮    责任编辑:孙红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