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单日304种!盈江刷新中国24小时鸟类观察纪录
昆明信息港    05-04 16:36:06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劳学丽 通讯员曾祥乐 经过24小时的激烈角逐,第五届盈江国际观鸟节暨中国犀鸟Big day观鸟挑战赛顺利结束。这次观鸟挑战赛创新地以24小时为时间限制,创造了国内单日观鸟比赛的新高数据,这对参赛鸟友的路线设计能力,体能,以及鸟类知识储备都是巨大的挑战。各位参赛队员都很出色地完成了本次挑战。5月2日的新闻发布会发布了本次挑战赛的活动数据。


第五届盈江国际观鸟节暨中国犀鸟Big day观鸟挑战赛现场。供图

据介绍,本次16支队伍在盈江24小时共观测到有效鸟种19目69科304种,为全国24小时观测到鸟种数量最多的记录,成为了中国鸟类观察的“天花板”。单日观察的鸟类总数,放眼全球也是排名前列。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4种,为灰孔雀雉、双角犀鸟、花冠皱盔犀鸟、冠斑犀鸟。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56种。

比赛当日的鸟类数据经历怎样的增长变化呢?早晨八点打开后台数据时总鸟种数就已经来到了150种,所有队伍都已经提交了数据,从刚过凌晨不久就陆续有队伍观察到夜行性的鸟类,褐林鸮林雕鸮鹰鸮普通夜鹰就陆续被观察到。仅仅过了一个小时,九点再次打开后台数据时,总鸟种就已经200多种。到中午12点,参赛队员提交的数据就已经到达了300多种。下午增长速度就明显下降,最终到23:59分截止时,定格在370种。


观鸟挑战赛拍摄到的鸟类。供图

截止时间到,评委们就集合讨论了质疑鸟种。在2号上午对各队伍进行了疑问鸟种答辩,审核和删除了错误鸟种和未能提供足够证据支持的鸟种。有一支队伍因为有事错过了现场答辩环节,最终严格的评委们决定质疑鸟种都不能通过。最终有效鸟种定格在了304种。

打开这份沉甸甸的鸟种单子,里面的鸟类组成都有什么特点呢?


本次16支队伍在盈江24小时共观测到有效鸟种19目69科304种。供图

五月初的盈江,冬候鸟和迁徙鸟基本都迁徙走了,除了记录少数迁徙鸟类外,鸟单中百分之90以上均为本地区的留鸟或者少数的夏候鸟。迁徙鸟类中只记录到有北椋鸟,红脚隼等少数几种。此外如三趾翠鸟、绿胸八色鸫、纹胸织雀、黄胸织雀,凤头树燕等认为是盈江地区的夏候鸟,它们从更南的地区扩散到此进行繁殖。因此观鸟节在冬季或者更接近本地迁徙鸟类过境的时间举办的话,304的总数是有很大概率可以刷新的。其中有个别很稳定的鸟类,参赛队伍可能由于时间或者地点关系,并没有被观察记录到。如河燕鸥、灰燕鸻,仓鸮等。

在这百分之九十多的留鸟记录种,许多的盈江特色鸟类被观察到。如双角犀鸟、花冠皱盔犀鸟、冠斑犀鸟这三种犀鸟,红嘴椋鸟、斑椋鸟、白领八哥、林八哥等椋鸟,许多种类的啄木鸟和拟啄木鸟,多样性最丰富的鹛类记录了特别多的种类。留鸟之多就意味着随时来盈江都可以观察到足够丰富的鸟类。


此次单日观察的鸟类总数令人惊叹。供图

那诸多盈江特色鸟类中,长像并不是特别起眼的纹胸织雀为什么能够当选上至尊鸟种呢?这是因为纹胸织雀在国内仅在盈江县那邦镇可以观测到,因为鸟点变迁的关系,看到这种边缘分布的小型鸟类变得没有这么容易。16支队伍中也仅有一支队伍观察拍摄到了该鸟种。在不断发现新鸟种和新鸟点的同时,时间的变迁也会失去许多好的鸟类观察点。且看且珍惜。所以评委看完鸟单以后,决定推荐纹胸织雀为至尊鸟种,以重视中国边缘分布鸟种的分布变化,留住中国鸟类大家庭的每一员。

大盈江水悠悠从高黎贡山发源,冲击出万亩良田的盈江坝子,穿峡谷入伊洛瓦底江。连绵着千里原始森林,是滇西最璀璨的一颗绿色明珠。

巨树之上,犀鸟成群,大河之间,鹳鹤相鸣,丛林之光,历久弥新。相关负责人表示,观鸟节顺利结束,但盈江鸟类观察之门将永远打开。

编辑:徐毅杰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