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近两年的城市商业体活动丰富多彩。有形式多样的主题街区,也有各式艺术展,真是让我耳目一新。”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来自河北的秦先生带着一家人在公园1903拍照、吃美食,在恒隆广场一起参观草莓熊主题展,还到融创滇池后海逛了茶文化集市。秦先生说,自己曾经在昆明上过四年大学,自认为对昆明的大街小巷很熟悉,但这回来,逛的这些城市商业体给他们一家带来了不一样的旅行体验。
近年来伴随文商旅融合产业模式和市民微度假需求兴起,打造全新的消费场景,营造融文化、商业、旅游于一体的全新消费体验成为昆明各大城市商业体的新风向。
“潮玩”打卡地
“近期要到昆明旅游,求推荐!”几天前,来自广西的王海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条笔记,短短几个小时,热心的昆明市民在他笔记下的留言就超过了500条。其中公园1903、昆明老街是这些留言中的“热频”词。
公园有什么好逛的?王海带着疑惑在搜索栏里打下了“昆明公园1903”几个字。一瞬间,满屏的图片和文字出现在他的眼前:唐人街、“凯旋门”,这些建筑在昆明的蓝天下,别有一番风情。
近年来,公园1903的定位一直都是文化艺术商业综合体,其以滇越铁路为文化背景,打造了CGK昆明当代美术馆等新型文化空间。“文化+艺术+商业+旅游”的复合体验式热度持续高涨,也成了一个热门旅游打卡地。
不仅如此,在云纺商业区、同德昆明广场、恒隆广场、顺城王府井、昆明海乐世界,文化艺术赋能商区发展,新型文化空间也成为这些商区的点睛之笔。
今年“2·14”情人节期间,顺城购物中心就以一个超大花束成功“出圈”。“很有设计感、很惊艳,和这束巨型玫瑰花合照很有仪式感。”市民文琳说,自己深深感受到了昆明这座城市的浪漫。也有游客表示羡慕:“果然,云南人是懂浪漫的。”
而在昆明海乐世界,每月定期的主题活动,炫彩穹顶巨幕、时光塔桥、室内裸眼3D巨幕、海伦城堡……均成为这个商业体的标志性特色,并深受顾客喜爱。
近年来,昆明城市商业综合体以涟漪蔓延的姿态,吸收并影响到周边的商业模式。他们在保持原有的零售业态优势前提下,还吸引到了新势力品牌与新型生活方式首店入驻,使整片区域拥有让人流连的底气,有效化解经营模式单一、创新活力不足等问题,从而培育了新文化业态和消费模式,不断提升文化吸引力。
商业综合体之所以能成为年轻人喜爱的“打卡地”,首要原因是满足了年轻人的新消费需求。与互联网一同长大的年轻一代,对于商业综合体的需求绝非与往日相同的购物模式,他们更加看重消费体验和场景营造,“够潮、够有趣、够好看”才能吸引到他们,从而为商品买单。
“艺术+”度假式体验
华灯初上,位于昆明市中心的云纺文创园有了一种别样的热闹。晚上10点至次日凌晨5点,云纺是昆明市人员最密集、灯火最璀璨的街区之一。
自称为“大学生特种兵旅行团”的张凡和同学在文创园的小剧场里,看脱口秀、先锋话剧;在云纺魔盒市集享用美食,看有趣的文创产品、潮玩好物;在云纺博物馆内看陈列着的纺织业老物件……
据云纺博物馆馆长陈岚介绍:“博物馆除了对游客免费开放之外,还不定期举办艺术展、讲座等活动。博物馆和小剧场的运营,既丰富了云纺周边夜间消费,又为夜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通过艺术引领带动文艺消费,每年有4万人次参加我们的各种活动。”
“这里对于我们这些年轻游客而言,是城市传统景点外值得专程拜访的新目的地。”张凡说,对于熟悉网购的年轻人而言,传统购物商场的吸引力在逐渐下降。相较于购物消费,他们更愿意为了场景消费,更在意精神层面的触动,好看才是王道。艺术气息浓厚的商业综合体对年轻人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在这里,艺术被日常化,曾经要感受艺术得去图书馆、美术馆、公园等地方,而在这个综合体里,这些场景都被聚拢起来,给大家带来一种度假式的艺术体验。(昆明日报 记者李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