钥匙弄丢了,配一把;裤脚长了,裁一裁;鞋底破了,补一补;电器坏了,修一修……这些与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小修小补”看似不起眼,却走进了社区,方便了居民生活,成为城市不可或缺的烟火气,彰显的是安宁这个城市的温度。
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年轻人都是坏了就换,需要修补的群体逐渐减少,一些“小修小补”的小店陆续被藏进了街头巷尾里,但很多中老年人依旧很需要修补这项服务。对于这部分人来说,“小修小补”提供的服务虽然“低频”却是刚需,往往起到急人所急的作用。
2021年5月,商务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意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推动补齐便民服务设施短板。
安宁市“小修小补”也有序回归百姓生活。从现实情况来看,很多像黄平蓉这样的老手艺人大多靠手艺吃饭,存在利润低、摊位租金贵、生意难以为继的困难。因此,老手艺人越来越少,慢慢消失在我们生活中,又或者是一部分靠手艺维持生计的手艺人只能选择占道摆摊或四处游走,继而引发一系列交通拥堵、环境脏乱的问题。
在社区的支持下,“小修小补”规范有序进入社区,回归百姓生活中,真正融入城市生活,让城市烟火气更浓,让居民更有幸福感获得感,成为推进十五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重要体现,为安宁这座城市增添了温度。(评论员 龙柯彤 高巾格 李艳梅 白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