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昆明第二届融媒体网评大赛】“志愿红”成为城市的耀眼底色
昆明信息港    05-12 10:53:43

走进金方街道朝阳后山社区时,正值午饭时间,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的志愿者服务队正在为社区独居老人和残障居民打饭,并送到他们家中。“有了志愿者们的照顾,我们生活方便多了,心里暖暖的。”社区居民宋志琼感叹道。

这幸福生活的背后,是金方街道深度聚焦高品质民生建设和群众满意度提升工作,坚持打好高品质志愿服务“组合拳”,把更多物力向民生集中、把更多政策向民生倾斜、把更多贴心暖心服务向民生覆盖,让辖区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仅2021年,朝阳后山社区爱心小饭桌就接待老年人用餐达45000多人次,还为社区1200余名慢性病、重病、久病卧床老年人提供年夜饭、“三餐送上门”等服务。

在金方街道,这样的公益服务比比皆是。有爱心义剪志愿服务、“男人帮”志愿服务、退役军人志愿服务、老年人志愿服务、残疾人志愿服务等各方面团队。这些志愿者团队,润物细无声地滋润着社区居民的生活。就像金方街道晓塘社区爱心理发室和爱心洗衣房项目,这是一项心系老人、服务大众的公益性行动,带动身边更多的爱心人士共同关爱老人、尊敬老人、帮扶老人,让老人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让更多的老人感受到社区的关爱和温暖。

众所周知,志愿服务是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的“粘合剂”,是团结不同社会群体的“连心桥”。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可以从公益志愿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上得以体现。所谓深度,就是公益服务开展的常态化、制度化;所谓广度就是公益服务涉及的行业和地区。它们是这座城市文明的重要标识,也是这座城市内在的精神力量。在金方街道,这样的公益志愿服务就正在全覆盖着大街小巷。

就在不久前的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上,安宁市提出,文明是城市气韵最生动的注解,志愿是城市文明最醒目的底色。希望全市上下以雷锋精神为指引,当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引领者,多办群众关心、基层需要、社会关注的好事实事,城市管理、市场监管、交运、交警等部门要下足“绣花功夫”精细管理城市,教育、医疗、民政、住建等部门要立足“群众所需”办成一批为民实事;当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宣传者,切实发挥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等团体的作用,让雷锋精神薪火相传,在践行公民道德、争当志愿先锋、共建文明安宁中彰显精神价值;当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践行者,全体市民群众应当把雷锋精神融入日常,以主人翁意识参与到生态环保、敬老助残、扶弱帮困、法治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中来,在全市掀起“传承雷锋精神 共建文明安宁”的志愿服务热潮,让“志愿红”成为文明安宁的耀眼底色。

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金方街道的志愿者们从一日到一年,从个人到组织,在涓涓细流中诉说着这座城市的精神力量。这不仅是城市流动的文明名片,更是一种凝聚力、一种感召力,是推动城市发展的“软实力”。(安宁市评论员)

编辑:周硕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