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有众多美满的家庭。老百姓流传着一句话:家和万事兴,国安享太平。古人云:父母慈儿女孝,妻子贤则夫兴旺!从家风好,家教严的家庭中走出来的每个人,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品德修养,必定是不落人后,能吃苦敢担当,几代人同心同德,同舟共济,谱写了一首幸福乐章!在宜良县匡山小学,提起教师朱永春一家,大家都会翘起大拇指,这是一个拥有十二口人的大家庭,父母年迈已过七旬,原在宜良一中工作;三兄妹人到中年,大哥在宜良县教育局工作,二姐在宜良县医院工作;第三代的孩子们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侄子在云南理工大学读研究生,侄女在云南大学读档案专业,女儿在中南民族大学读传媒专业,小侄子在清远小学读书,学业成绩也非常好。一家人和睦团结,敬老爱小,亲善友邻,深得好评,大哥身为长子,在父亲年老之后,传承家风,支撑起这个家,居家过日子,酸甜苦辣,大事小情,操劳不少。我和姐姐关心父母,体贴兄嫂,一家人互相帮助鼓励,这个大家庭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风风雨雨几十年,同舟共济,始终是相亲相爱,不离不弃。
爱岗敬业,努力工作
我从1992年毕业于昆明师范学校分配到匡山小学任教,都是从事低段语文教学兼班主任工作。低段孩子年龄小、习惯差,所以我的每天早早地来到学校带孩子打扫卫生和早读,并时刻盯着孩子的安全问题。放学后要把每个孩子都交到家长手中,打扫完教室卫生才可以回家。所以26年来几乎都是早出晚归,回到家还要认真备课,写教学心得体会,由于我的认真付出,我的工作得到了同事和领导得认可,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1996年参加昆明市教学竞赛还获得一等奖,1999年我被评为县级骨干教师,2003年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2005年我还自学考试获得大学本科学历,1997年我学习葫芦丝,并取得教师资格证,在学校里成为了一个多才多艺受学生喜欢的好老师。
夫妻互爱,家庭和睦
1995年5月,我与在宜良县公安局工作的李贤自由恋爱结婚了,婚后我传承家风“家和万事兴”,碰到丈夫生气时,我就忍气吞声,等他平静后再与他分析事情的原委,让他不要乱发火,事后他也会说自己太冲动,不该对我大吼大叫。我总是会开玩笑地说:“没事,没事,慢慢来!我相信你会像我们班的差生一样被我调教好的。”果然,慢慢地我老公的脾气改了好多,现在遇到什么问题都要说与我商量一下,结婚23年来,我们夫妻基本没吵过架。
2012年丈夫交通事故,当时伤情很重,我向学校请假细微照顾他,每天端水端药、喂饭换衣、搀扶他散步。因为牵挂学生,所以他的伤情稍微稳定一点,我就急着回到工作岗位上,所以当时是周五下午赶到昆明医院,第二个周的周一一大早又忙着赶回学校上课。周围的同事都说我这样会把身体累垮,但幸好人年轻还是挺过来了。万事万物仿佛都是轮回的,2016年,我被诊断为甲状腺恶性肿瘤,丈夫知道后急得暗暗流泪,四处打听哪里的医疗技术高,住院期间他对我也是关照有加,端药喂水,每天换着花样给我准备饭菜,睡前还要给我做按摩,在他的精心照顾下,我半个月后就出院了,之后一月、三月、半年等的多次复查都是他陪我去的医院,现在他还专门学了养生知识为我调养身体。丈夫对我的好不但同事朋友羡慕,连我妈都说我有福气,找对人了。
团结一致,孝敬老人
比尔盖茨说过,人生有最不能等的三件事:孝、爱和善,它们才是幸福的源泉。孝敬长辈是处理人际关系的第一台阶,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2014年开始就经常听到老母亲抱怨父亲健忘时常把杯子、电话和钱物等丢失,孝顺的儿女们争相给老父亲送来钱物,但是大家都慢慢地发现了老父亲的种种异常,比如说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或者是吃完一顿饭都不说一句话等等,终于在一次退休职工聚餐后父亲走失了。看着外表健壮的父亲居然在自己生活了一辈子的小县城迷路,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大哥连忙通知家人带老父亲去云大医院进行检查。结果出来了,父亲患的是脑萎缩也就是常说的老年痴呆症。坏消息泰山压顶般的袭来,七月查出父亲老年痴呆症,8月份母亲又因交通事故住进医院,全身多处骨折,病情危险,急需手术。工作不能耽误,家务需要料理,父亲母亲都需要照顾,医院还需要一大笔治疗费,一时间我们都深感压力重大,难以接受这个现实,偷偷流泪。我的丈夫常常安慰我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白天他忙着上班,晚上就经常陪我去看老人,帮忙拖地收拾。老人因自己受伤拖累孩子思想负担很重,经常以泪洗面,在这段日子里,我们每天不但要抽空去医院看看母亲一天的状况,还要送饭喂饭、洗脚、洗衣服等。回到家后,我们觉得浑身疲乏,但还要互相安慰鼓励。看着老人身体一天天好转,孩子们一天天成长,我们心里感到很欣慰。
虽然一有空就带着父亲寻医问药,中医、西医、名医、按摩、甚至迷信活动,只要是听说对父亲好的一家人都做了。可到2016年父亲的病还是更重了,稍不注意就会走失,就在家门口也找不到回家的路,经常一点小感冒就会把老人弄得痛苦不堪,慢慢地我爸爸基本生活不能自理只得找专人来照顾。2017年病情更加恶化,高血压、肺心病、心脏病、帕金森、脑萎缩等,诸多的病把老父亲折磨得越来越差,全家人只有多抽时间陪在老人身边。
自己的父母要照顾,公婆也要关心。1998年我的公公手脚颤抖,走路僵直被诊断为帕金森病,由于生病公公寝食难安、心情郁闷,我和丈夫就经常带老人寻医问药、外出游玩,丈夫不在时我就一人去看老人,给老人买衣买物,帮忙打扫屋子,陪他聊天等。他经常会在外人面前说:老二媳妇最有孝心了!所以我与丈夫有时闹点小矛盾,他总是护着我批评他的儿子。2012年公公去世了,婆婆坚持要单独住,我们只有每两天就要回去一次,遇上有好吃好玩的就去接上婆婆,看到她开心的样子,我们都觉得很幸福。
爱小家,更爱大家
除了照顾老人之外,两个大家庭成员中,只要有遇到困难的,需要家里人帮助的时刻,我们都会尽力去帮助,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许多解决办法。正是由于每一个家庭成员心中都有“家和万事兴”的观念,所以每一个人都能够在这样的大家庭里感受到人性中的温暖与善良,感受到了亲情的力量。办公室的同事有什么问题,我也会热心帮助,单位上的事更是大事,我把单位当作是我的大家庭,单位分配给我做的每一件事我都会尽心尽力地做好。
家是一幅永远画不倦的风景,每一片朝霞都会带来无限的遐思,每一轮落日都会勾起满腹的牵挂;家是一本永远读不够的好书,每一篇文章都记载着刻骨铭心的亲情,每一首诗歌都凝聚着亲人间相互关爱的温暖。我们一家的和睦融洽得力于其中每一个成员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对这个家深深的爱,同时这样一个美好的家也为每一个成员提供了一个心灵休憩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