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 正文
广东省博物馆陈列展览十大精品之一“容庚与东莞”是如何炼成的?
中国文化报    05-22 10:58:13

容庚是我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书法家、收藏家。近年来,广东省东莞市持续打造容庚历史文化名人IP,于2021年8月5日至11月5日推出“容庚与东莞”主题展览,广受文博界、学术界、艺术界关注,尤其深受广大市民特别是青少年学生欢迎。展览当时在疫情防控参观限流的情况下,现场参观者达13.6万人次,线上展览浏览量超过30万次;各级媒体对展览高度关注,社会反响热烈。今年5月,该展览荣获第四届广东省博物馆陈列展览十大精品奖。

扎实深厚的策展研究

为举办该展览,东莞集中全市文博力量组建策展组,参考引用专著45种、论文50余篇,走访16家研究机构,首次梳理了容庚师友圈,完成研究论文《从地缘亲缘业缘看东莞对容庚先生治学的影响》,得到广东文史专家、“东莞通”杨宝霖先生高度评价:“以三缘将容先生学术成就与东莞的关系提炼得非常准确……近年报端长文,少有此佳构,读之不忍释手。”在研究论文基础上,对容庚生平、学术、艺术、鉴藏进行了历时一年的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全面完整地深挖容庚生平与治学历程、艺术和鉴藏成就,以及其与众多文化名人亦师亦友的学术交游。

▲ 取材容庚画作《秋山无尽图》设计的巨幅挂屏

系列化的展览构架

策展组巧妙地将容庚生平及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展览内容,以“容庚与东莞”为主题,定位于学术性、艺术性、本土性人文主题原创展,由4个部分构成多角度、系列化展示体系。

第一部分“容庚与东莞”,开篇即提出“南粤小邑东莞为何能够造就容庚”“容庚治学为何始于金石”“容庚如何从中学生成为学术大家”3个设问,引发观众兴趣和思考。对应这3个问题,展览从地缘、亲缘、业缘三方面进行解答。地缘上,东莞有崇文重教的传统,被誉为“岭南人才最盛之处”,可园更是岭南近代花鸟画摇篮以及岭南画派策源地,容庚深受乡风文脉的熏陶;亲缘上,容庚出生于莞城容、邓书香世家,受家学浸染对金文产生兴趣,在东莞打下扎实的学术根基;业缘上,容庚以乡谊为纽带,结交良师益友,学术精进,成为学术大家。

第二部分“方寸精镌鉴古今”,追溯容庚学术缘起——治印。围绕其亲属捐赠的《颂斋藏印》原钤印谱,策展组遍查资料,对应展出相关钤印书画作品,解读印谱中176方印章,首次呈现容庚印谱中42位名家的印学风格,展示容庚先生的藏印及其与印坛名家的交往。

第三部分“吉金墨韵”,首次专题展示容庚旧藏全形拓片62件。该部分依托中山大学古文字研究所及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的专业力量,准确释读拓片上器物、题跋、印鉴的含义,最终展示内容令观众能够轻松读懂生僻的全形拓,从而了解容庚的学术交游和鉴藏逸事。

第四部分“‘容’归故里”,精选东莞藏容庚相关文物72件,从容庚作品与收藏两个角度,展现先生深厚的学术修养和艺术造诣。展品中相当一部分为全国首次展出,如容庚临摹的《浮岚暖翠图》5.7米长卷,上有容庚题写的一段长跋,详细记录了顾胤光的生平和画作的流转,容庚在日记中还专门记录了自己花6天时间临摹这幅画的过程,展览也首次展出《容庚北平日记》原件,呈现了他在北京时的学术交游及真实日常。

▲展览第二部分“方寸精镌鉴古今”

艺术化的展陈设计

容庚有很深的艺术修养,策展组从他的书画作品及艺术收藏中获取很多灵感,提取大量艺术元素用于展陈设计,营造整个展览简约空灵、大气雅致的氛围,跨时空再现容庚形象,升华展览主题。

第一部分展厅面积为800平方米的不规则空间,层高13米。团队充分利用空间优势,纵向上,取材容庚画作《秋山无尽图》设计巨幅挂屏,寓意先生学术深广;横向上,以容庚不同阶段照片叠加为立体造型艺术,进行空间区划并延展内容。展览以中性色作为主基调,寓意容庚低调的性格,同时衍生缃黄、棕红、青绿等色彩,勾勒清雅的空间氛围。部首设计卷轴、画框造型,营造书香氛围。高清复制容庚藏书画作品,打造可触碰的互动观展空间,使观众可以近距离直观感受艺术之美。互动观影区室内播放纪录片《追望容庚》,室外投影容庚书画作品,打造沉浸式观影空间。

第二部分展厅以《颂斋藏印》原钤印谱为视觉中心进行空间和内容延展,精选印谱中的钤印在展墙上精准放大并解析,部首采用线装书版式,标题模仿治印刀笔痕体现篆刻的金石气。

第三部分展厅突出矩阵展示效果。重点文物用独立展柜突出展示,譬如“侯戈”全形拓,上有金石学家马衡的题跋,记录了他和郭沫若对“戈”的器物考证,具有很强的故事性。王雪涛等名家补绘的全形拓在通柜中一字排开,雅致的小写意画与古朴的全形拓片相映成趣。

第四部分展厅复原了容庚先生中山大学住所的客厅场景。“晋缶庐”是容庚曾使用的书斋名,墙上是容庚三代同堂的照片以及与好友商承祚的合照,策展组对沙发和茶几进行了原物重现,茶几上的钩花台布是容庚的长孙媳亲手钩织。朴实的物件、亲切的形象,再现了当年温情的氛围,引起观众尤其是容庚亲属和学生的共情。

多元化的教育推广

以主题展览为核心,还配套有文博讲座、博物馆之夜、夏令营、文创产品等,构建“1+4”教育推广体系。

针对专业受众,联合中华书局精心策划,对应展览的4个部分,邀请相应领域的权威学者深度解读容庚的生平、鉴藏、艺术及学术。面向市民,于中秋之夜在四大名园之一的可园举办“‘容’归故里邀明月”主题活动。针对青少年,先后开展4场“走近容庚——‘可园小学士’夏令营”,通过展览导赏、金文识读、拓片制作,让青少年了解汉字演变与发展,走近容庚。此外,还推出3个系列9个品种的文创产品,丝巾装饰为女儿容璞、容瓘、容珊画的居派画,文创包装饰容庚金文书写的鲁迅名句“俯首甘为孺子牛”,呼应2021年的生肖“牛”。

精准化的传播发布

针对本次展览宣发,团队制定了贯穿3个月展期的策划案,根据展览重点和亮点按阶段、分节点投放宣传,有序传播。央媒、省市级媒体及行业媒体高度关注,各类报道达169篇,引发热议。

“容庚与东莞”主题展览是东莞文博界的一次有益探索与尝试。接下来,东莞将以此为基础,继续发挥优势,进一步深入梳理和保护展示本土名人名作名史名迹,挖掘东莞独特的地域文化根脉,擦亮东莞文化瑰宝,以文化涵养城市气质、提升城市形象,助力文化强市建设,积极参与实施岭南文化“双创”工程,推动实现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谭志红)(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供图)

编辑:邓国梅    责任编辑:谭石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