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湖南吉首。4岁半小朋友学动画片情节,用伞当降落伞从26楼跳下去,导致身体多处骨折。据知情人士透露,幸亏孩子体重轻,外加坠落的时候有伞,然后又有树挡了一下,被120拉走时四肢除右手均骨折,但无生命危险。(《九派新闻》)
近年来,儿童模仿动画片情节引发的悲剧时有发生。2013年4月,江苏连云港一名8岁男孩模仿《喜羊羊与灰太狼》剧情,与同伴做“绑架烤羊”游戏,导致同伴被火严重烧伤;2016年3月,陕西汉中一位10岁的姐姐学着动画片《熊出没》中“光头强”使用电锯的动作,将妹妹的鼻子锯掉。2017年4月,安徽阜阳一名4岁小男孩,模仿《西游记》里喷火的场景,在屋子里烧火,屋子被烧得几乎面目全非。2021年2月,因模仿动画片情节,银川一名8岁小孩撑伞从楼上“飞”下,身体多处骨折……
针对此类事件,有网友将责任全然怪到动画片身上,这显得偏激和不理智。不可否认,一些动画片确实存在一些不利于儿童观看的内容,可能会对辨识能力不强的儿童造成误导。但动画片之所以是动画片,往往汇聚了创作者的想象力,其中包含一些超脱现实的虚幻与天马行空,如果所有这些非现实的场景,都以安全为由剔除,那将没有几部动画片经得起推敲,孩子的童年也将变得枯燥无味。保护孩子,不是将他们关在温室里,世界也永远不可能变成完全安全的理想乐园。所以,要想从源头切断隐患,最根本的还是在于家长如何做,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把身边的危险因素降到最低。
首先,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危险的世界,身边的危险不可能完全剔除。因此,将安全教育渗透到与孩子相处的每一个环节,让他们学习如何认知和预防各种危险,如何应对紧急情况,预防意外伤害是重中之重。此次事件再次提示了家长对孩子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如果每次孩子看动画片,家长都能针对画面中的危险情节加以说明,警示孩子不能这样做,这样做的后果,那类似的悲剧将减少很多。这一点,不仅对应动画片,还对应其他千千万万的作品,家长都应给予孩子正确引导,在形成自我保护观念后,孩子便会有自己的判断,也就能在可控范围内最大程度保护自己。此外,家长还要在日常教导孩子远离窗户和其他危险的地方,只要宝宝能听懂话,就要告诉孩子事情的危险性。
其次,家长要掌握好动画片的遥控器。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年代,各类动画片层出不穷,但我国尚未就动画片分级管理出台相关制度。因此,目前,筛选动画片的重任只能交给家长。在孩子看动画片这件事上,家长应做好内容把关,提前筛选适合自己孩子观看的动画,选择内容积极,人物、画面、语言充满童趣,色彩丰富明亮的动画片。而不是画面长期晦暗、情节恶趣味的片子。不是所有动画片都是做给孩子看的,家长事先做好区分工作非常重要。如果没有时间提前把关,家长也要尽可能陪孩子一起看动画片,或让孩子在自己视野里观看动画,方便及时将不适合的动画片加入“黑名单”。此在孩子看动画片时,家长还可以打开观影APP的“青少年模式”,初步杜绝一些毁三观的内容。
再次,家长要把孩子身边环境中的危险因素控制到最低。回到该起案件,也不禁让人质疑,4岁半的孩子为何被独自留在家?阳台为何没装防盗网?有小孩尤其是幼儿的家长应该知道,幼儿爱玩,但却不能分辨自身行为可能带来的危险。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多上心。一方面,家里的飘窗和阳台处要安装防护栏,窗户要安装防盗网,并保证处于锁住状态,把钥匙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另一方面,家长在看护孩子时,要少玩手机,随时关注孩子动向,这样才能提前规避危险,阻止危险事件发生。任何时候,不要单独把孩子留在家里,哪怕是一分钟都不行,无论是下楼拿快递或是买个菜,都要带上孩子。
每个孩子的童年都少不了动画片的陪伴,不要因为发生了不好的事,就把动画片当成洪水猛兽。只要家长帮助孩子做好筛选和引导,观看动画片也是寓教于乐的好时光。(昆明信息港评论员 文丽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