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上官艳君 6月25日,“石榴花开育美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践探索”暨昆明市第十七届校(园)长论坛在云南民族大学雨花校区开幕,专家、校(园)长齐聚一堂进行讨论交流,昆明200余位校(园)长参加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邀请知名专家精心授课,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校(园)的具体实践,不断引领我们的学校坚持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论坛现场。记者上官艳君 摄
论坛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校园是主阵地,要立足课堂,用好统编教材,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机融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加强示范引领,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让各民族孩子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论坛现场。记者上官艳君 摄
学校教育要坚持融入“民族团结进步”这一主题,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全过程、校内校外各方面。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实践活动,让广大师生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各民族师生共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营造团结、和谐的教育氛围。
各中小学校要积极与在昆高校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办好张桂梅思政大讲堂昆明市分课堂。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工作,介绍各民族优秀文化、非遗传承,让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让我市中小学生从小树立“中华民族一家亲”意识。
论坛现场。记者上官艳君 摄
论坛号召昆明市各大中小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互学互鉴,积极投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校创建工作,为昆明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懈努力。
当天的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中央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学术带头人陈立鹏、国家民委首批重点联系的民族问题研究优秀中青年专家李若青分别以“深入学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全面加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担当”为主题作主旨报告。两位专家深入浅出、高屋建瓴,点明了学校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及实践要求。
云南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教育集团、中国工农红军香格里拉红军小学(香格里拉建塘镇独克宗小学)、昆明市第三幼儿园、云南民族大学附属小学教育集团等参会学校分别分享了自身探索经验,深入探讨了如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园本课程中的渗透与实施等话题。
论坛现场。记者上官艳君 摄
据悉,目前昆明市已成功创建民族团结示范市,全市有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学校91所,省级民族优秀文化教育示范学校10所,省级民族文化教育基地校2所。
昆明市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借此论坛交流的契机,碰撞思想,互学互鉴,大力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目标,让各民族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