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好时节,稻田插秧忙。“秧苗不能插得太深,太深容易死苗,也不能太浅,太浅容易漂秧。”“这个地方的田埂应该再堆高一点。”凤庆县小湾镇小湾村的水田正值水稻种植期,村民们在合作社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忙着整地、起苗、运苗、插秧,一片繁忙景象。
起秧苗
小湾镇地处山区,坡耕地多,区域地势高差大,田间取水难,耕种条件差,“小、短、陡、弯、碎”的耕地条件严重制约农业生产。近年来,通过土地整治提质改造项目的实施,农田地块实现了“小并大、短变长、陡变缓、零变整”,修缮疏通水渠,铺设引水管道,及时疏通供水“脉络”,还配套了生产道路、水利灌溉等基础设施,真正实现了路通畅、渠配套、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土地利用模式,不仅有效解决了山区播种管理“下田难”“作业难”等问题,还有效提升了耕地的利用率,助力现代化高效农业生产良田建设。
插秧
“粮田”变“良田”,增产增收是关键。小湾镇通过积极向广大群众宣传“旱改水”项目的重大意义和相关政策,对改造土地集中进行承包,发挥专业种植合作社条件优势,将承包土地交由合作社统一种植,实现集中连片规模化经营。农户在获得土地租金的同时,还能到合作社务工,从事水稻种植,让农户获得“地租+劳务”的双份收入。
“我们合作社从2021年开始在土地整治提质改造项目区域内种植水稻,现在大田移栽已基本完成。去年亩产量平均1400斤,今年秧苗长势更好,亩产量有望突破1500斤。”凤庆县杰鸿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周正明介绍道。合作社通过集中统一经营种植的方式,优化规范了水稻种苗培育、病虫害防治、收割晾晒、加工包装、统一销售等生产标准,并聘请水稻种植技术能手指导监管水稻生长全程问题,根据地域差异,引进适合的水稻良种,有效降低了农业种植成本,提高了产出效益。
插满秧苗的水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