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会嘉宾在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参观。
“云南大学有没有专门针对老中铁路的人才培养项目?”
“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的融媒体指挥调度中心是如何运作的?”
7月3日,一场澜湄媒体交流活动在昆明举行,来华参加2023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媒体峰会的湄公河国家媒体代表来到云南参访考察,就加强澜湄六国媒体合作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
澜湄六国山水相连、文化相亲,澜湄合作启动7年来,成功打造了区域合作的“金色样板”。老挝《万象时报》副主编索沙坤·万坎认为,媒体合作有利于增进澜湄国家人民的相互了解。“我一直关注并参与老中铁路相关的新闻报道。老中铁路通车后,我带家人到琅勃拉邦旅游,切实感受到了老中铁路的方便快捷,以及对老挝从‘陆锁国’变‘陆联国’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多的游客乘坐火车来到老挝,为老挝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活力。我采访过泰国榴莲出口商,他们讲述了老中铁路如何帮助泰国榴莲以更低的成本进入中国市场。”索沙坤·万坎说,老中铁路是互联互通的桥梁,更是民心相通的纽带。通过媒体的报道,人们可以更加充分地了解老中铁路,也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
柬埔寨《高棉时报》发行人莫汗·巴德姆长期关注澜沧江—湄公河水资源、生态保护等话题。在他看来,澜湄合作因水而生,澜湄六国因澜沧江—湄公河这条河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作为新闻媒体,需要帮助受众更全面更充分地了解本区域的各种信息。此次来中国参会和考察,他对深化澜湄媒体合作有了更多想法。“今年是柬中建交65周年,两国媒体需要有更大作为,深化友谊,促进共同发展。例如,对于柬中合作项目,媒体要更加及时、准确地发布信息,帮助受众了解柬中合作进展,回应受众关切。”
新媒体背景下如何促进澜湄国家民心相通是媒体人关注的焦点。在云南大学新闻传播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云南大学学生参与制作的新媒体作品得到了嘉宾的认可。来到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澜湄传媒在新媒体领域的探索也引起了大家的兴趣。
“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人习惯在手机上阅读新闻。”越南国会电视台新闻部主任阮春寅说,澜湄六国新闻媒体机构要适应受众需求变化,在新媒体领域加强合作。他建议,可以在澜湄六国流行的社交媒体平台共同开设账号,共同宣传旅游、文化、特色产品等内容,增加关注度,促进澜湄流域各国民众的相互了解。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参与澜湄合作,深化与湄公河国家的媒体交流合作。对很多媒体代表来说,本次参访活动也是一次与云南共叙友谊的旅程。
参观云南日报社史馆时,缅甸仰光媒体集团主席吴哥哥发现了一张他2007年作为缅甸新闻界代表在云报集团参观时的照片,他特地和这张照片合了影。“我和云南日报报业集团是多年的老朋友了。仰光媒体集团过去与云报集团开展了密切合作,在当前的背景下,我们更需要加强合作,巩固缅中两国的传统友谊。”在吴哥哥看来,澜湄六国共享同一条河流,有着“一起向未来”的美好期许,媒体合作不仅可以深化民心相通,还可以支持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次到访云南的泰国电视五台副总裁他汶楠·康可兰则对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泰文《湄公河》杂志留下了深刻印象。“杂志的故事很有趣,图片也非常精美,我很期待今后继续在《湄公河》杂志上读到更多故事,也希望能有越来越多这样的平台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云南、了解中国,并促进澜湄国家的人文交流。”(云南日报 记者 刘子语 黄议娴/文 胡妤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