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省委、省政府立足云南实际,作出了开展作风革命、效能革命的安排部署。7月20日,记者从“开好局、强信心、促发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开展一年多来,全省各级各部门“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不断增强,“三法三化”成为推进工作的重要方法,党员干部精气神进一步提振,工作成效不断显现,有力助推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作风革命效能革命
开展一年成效明显
发布会上,省委副秘书长、省委办公厅主任徐畅江介绍,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开展以来,云南省干部的政治执行力更加坚定、领导干部带头作用更加明显、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营商环境更加优化、基层干部群众获得感更加充实。
省委、省政府把政治建设作为作风革命、效能革命的“先手棋”,修订、印发了一系列文件,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头等大事”,健全传达学习、督查督办和“回头看”机制,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重点任务细化为171项重点任务,项目化清单化具体化推动落实。省委开展5轮巡视,共巡视党组织118个,对作风不严、工作不实、落实不力的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严肃问责,以强有力的政治监督确保政令畅通、政策落地、步调一致。
全省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一把手”抓、抓“一把手”,有力发挥“一把手”当“施工队长”的带头示范作用。今年上半年,16个州(市)党政“一把手”累计外出招商111次、签约项目126个,在一线办公508次、解决问题1073个。省级部门领导干部带头践行一线工作法,到基层、到一线进行现场办公1319次,在一线解决问题1843个,示范带动各级干部转变作风提升效能,取得了明显成效。
省委出台《关于建设敢于担当干事创业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干部队伍的意见》。2022年,全省提拔重用了一大批实绩突出的干部,对400多名在抗疫一线表现优秀的干部给予提拔或晋升。今年6月,省委表扬了10名优秀县(市、区)委书记,进一步提振了干部担当作为精气神,激发了干事创业的内生力,形成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
省委、省政府每季度召开重大产业项目调度暨开工推进会。省级相关部门持续推进省内通办、“最多跑一次”和“零跑动”,推广重大项目“并联”审批和政务服务“不打烊”延时服务模式,全省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以内,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7%、全程网办率达76%,134个政务服务事项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跨省通办”。
2022年,全省72%以上的财力用于民生保障,教育卫生文体事业以及基层公共服务得到不断改善。开展“大督查大接访大调研”,各级领导干部接访下访群众3.9万批次、5.9万人次,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同时,严控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召开的全省性会议,精简各类简报。今年,省级层面“督检考”计划事项进一步减少为38项,让基层干部有了更多时间和精力抓工作落实。
让“十种鲜明导向”
成为云南干部的鲜明特质
日前,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深化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工作会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进行了再部署再安排,提出要大力倡导和树立“十种鲜明导向”。下一步工作中,云南省将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以“十种鲜明导向”为标尺,持续推动作风革命、效能革命走心走深走实,使“十种鲜明导向”成为全省广大干部的工作理念、工作习惯、工作文化,成为云南干部的鲜明特质。
大力倡导和树立“十种鲜明导向”,分别是一要对党忠诚老实,二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三要静下心来学习思考,四要当好“施工队长”,五要扑下身子抓落实,六要经常下基层,七要坚持眼睛向外,八要敢啃硬骨头,九要敢为天下先,十要干事更要干净。
同时,还将重点在主题教育中深化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推动党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党员干部作风有明显进步,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实际变化和明显成效;坚持典型引路,发现先进、表扬先进、弘扬先进、鞭策后进,在全省上下营造更加浓厚的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大环境、大氛围;坚持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带头,把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抓深抓实;聚焦效能提升,完善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从根本上解决加重基层负担的突出问题,让基层干部把时间和精力多用到加强学习、研究工作、思考问题、推动落实上,用高质量的作风保障云南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昆明日报 记者孙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