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选(左)为徒弟讲解
在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教学培训中心内,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昆明云内动力设备动力部综合维修组组长秦选正在使用演示文稿开展工业冰箱修理培训。从怎么排除故障到怎么修理,秦选详细地讲,徒弟们耐心地听。
作为云内动力的内训师,秦选一年要上70多个课时的培训课。他目前带领团队结合工作与实践专攻维修难题,努力将“传帮带”提升成更系统更科学的“样板教学”,带动全公司产业工人提高技能水平。他说:“以前全靠手抄笔记,现在条件好了,我们坐在教室里就能用数字化手段演示讲解。”
在秦选技能大师工作室里,陈列着秦选提到的这些泛黄的笔记本。从铅笔到钢笔记录,再到整理打印的铅字文稿、数字化存储的课件,凝聚着秦选一辈子的心血。
1989年,20岁的秦选进入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至今一直从事设备修理工作。34年光阴荏苒,他从一名一线技术工人成长为特级技师、高级工程师、公司辅席制造师。
回忆起学徒生涯,秦选笑着说:“那个时候叫‘偷师’,跟在师傅后面,端茶缸、递工具、搭把手,都是在学习。每天回到宿舍里就把看到的、听到的记在本子上。通过记录不同师傅的维修经验,秦选牵头整理了十几册实用机械维修方法,让一批批新人受益。
整理经验只是秦选“传帮带”的方法之一。作为技术能手,秦选更擅长在带头攻坚中磨炼团队、培养技术骨干。
2018年,公司引进的加工中心关键核心部件进口主轴故障频发,每次都要送到国外授权的维修机构,维修一根主轴至少需要3个月,不仅周期长,成本也高。秦选带领团队攻克进口主轴自主维修的难题后,维修一根进口主轴,最快7天就可以完成,为公司大幅节约了维修成本,打破了外国公司的维修技术垄断。
2017年,由他领衔的团队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把公司新引进的一条新型发动机装配线,由原设计产能每台120秒提升到每台72秒,比原设计产能提高了40%,还有3项技术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在秦选的“传帮带”下,他的工作室成员中有4人成为云岭首席技师,4人成为昆明市“名匠”,3人成为昆明市“优秀技术能手”。如今,秦选仍在带领团队开展进口部件自主维修,不断突破技术难关,为机械制造生产降成本、增效益。
近年来,秦选还担任了云南省、昆明市金属构造、钳工、电工等多个工种技能大赛的裁判,对参赛选手进行培训,助力全省高技能人才的成长。“随着制造业技术不断迭代更新,年轻人需要老一辈的指导,老师傅也要在传承中创新,在培养中不断突破新的难关,聚合团队力量不断迎接新的挑战。”秦选说,以前“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观念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在新时代,师傅们要将自己的技能倾囊相授才能取得更大的突破。
除了攻克难题、培养人才,秦选职业生涯中最骄傲的事情就是成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在大会分组讨论发言时,秦选说:“我作为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改革的受益者,无论是薪酬待遇还是政治地位都得到了提升,感恩这个伟大时代。”
从北京回来后,秦选积极奔走,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在工人群体中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激励大家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发扬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工匠精神,以匠心和技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产业工人的力量。
(云南日报记者 郎晶晶 实习生 苏睿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