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湿地
罗时江湿地鲜花盛放 (郑兴/图)
2021年大理州湿地面积为67112.31公顷
省级重要湿地27956.66公顷
一般湿地24623.37公顷
全州湿地受保护面积44373.51公顷
自然湿地保护率67.66%
近日,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罗时江湿地被认定为省级重要湿地,列入云南省省级重要湿地名录。
近年来,大理州坚持生态优先、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省级重要湿地和一般湿地认定,将全州湿地资源保护和利用纳入法律法规框架内,逐步建立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和湿地管控长效机制,划定保护红线,不断健全湿地分级管理体系,科学规范促进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大理州通过提供资金保障,加强省级重要湿地标桩立界工作,明确湿地边界和执法范围,严厉打击破坏湿地的违法行为。每年组织开展“世界湿地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宣传月等湿地保护宣传活动,让广大群众深入了解湿地的功能作用,激发大家尊重自然、热爱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热情,关注和支持湿地保护工作。以洱源西湖国家湿地公园、鹤庆东草海国家湿地公园,洱海、茈碧湖、剑湖、上沧海等省级重要湿地为重点,大理州实施了水污染治理、退耕还林、退化湿地恢复、水源地保护、农村面源污染整治、库塘湿地生态修复、小流域治理等项目,全州湿地保护管理力度不断加大,生态功能退化的趋势逐步得到遏制。湿地在物种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生态服务功能得到了较好体现。由于湿地保护成效显著,国内外科研机构、友好城市多次到大理州考察交流学习“大理经验”。2016年,全国长江网络年会在大理召开,以长江湿地保护网络年会为载体,各参会代表就长江流域湿地保护进行广泛交流、深入探讨,最终达成共识,共同发表《聚焦高原湿地 携手长江大保护——大理宣言》。
《云南省2021年湿地资源监测报告》显示,2021年大理州湿地面积为67112.31公顷,比2012年增加7473.17公顷。全州12个县(市)均已认定完成并公布了第一批一般湿地名录,共认定湿地面积52580.03公顷,其中省级重要湿地27956.66公顷,一般湿地24623.37公顷,认定面积占全州湿地总面积的78.35%。随着各类湿地保护地的建设,全州湿地受保护面积已达到44373.51公顷,湿地保护率从2012年的48.02%上升到66.12%;自然湿地保护率达67.66%,超额完成了省级下达的要在“十三五”末湿地保护率达到52%的目标。
截至目前,大理州已拥有大理洱海、洱源西湖、洱源茈碧湖、剑川剑湖、鹤庆东草海、宾川上沧海、大理罗时江7处省级重要湿地。其中,大理市湿地总面积267.82平方公里,湿地率为15.40%,湿地保护率94.13%,大理市湿地率和保护率位于全省前列。
2022年,武汉《国际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宣布,第三批国际湿地城市将于2024年开放申请。国际湿地城市是国际湿地公约组织于2015年提出的新型认证体系,是在城市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方面规格高、分量重、含金量足的一张“国际名片”和“金字招牌”。为促进城市发展与城镇化过程中湿地的保护、恢复和可持续利用,向世界展现大理以洱海保护为主体的生态建设成果,大理市作为云南省唯一的“国际湿地城市”创建申报城市,正在积极启动申报程序。(云南日报 记者秦蒙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