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跨越21年 同一位医生为母女二人摘镜
昆明信息港    08-11 18:23:35

8月11日,艾维眼科医院来了一位特殊的屈光手术患者,开启了一段跨越21年的缘分。

“李主任,我的近视手术就是您20多年前帮我做的。”小雪的妈妈在陪女儿检查时激动地说道。经了解,小雪的妈妈是2002年5月在朋友的推荐下找了李旭松教授进行了准分子手术进行摘镜,小雪的妈妈当时左右眼的视力分别是500多度和300多度,目前还保持在1.0。小雪术前左右眼度数分别是500多度和600多度,选择了精雕C+。“好清晰,终于可以用裸眼看清世界了!”术后第一天复查,双眼视力已恢复到1.0的小雪兴奋不已,母女俩对李主任的医术给予了高度认可。


相隔21年,李旭松教授为母女二人摘镜

术后21年 视力依然“抗打”

小雪从进医院检查到手术,爸妈进行了全程陪同。经过30多项的详细检查,李旭松教授建议了精雕C+手术方式。比起其他的家长,妈妈显得更淡定从容,20年前,因为戴镜的不方便,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近视手术。“我们那个年代手术方式还比较单一,当时做手术还是站着的,纯手工手术,疼痛也比较明显。术后护目镜要戴半个月,现在技术真是越来越成熟了。”

“现在双眼视力还很不错。”当天,李旭松教授也为这位21年前的老患者复查视力,确认双眼视力仍保持在1.0,眼底等结构也都健康。“我还经常玩手机呢”,妈妈有点窃喜地说道。

跨越21年女儿又找了同一医生手术

妈妈表示,小雪5年级就开始近视,度数一直控制在100多度,当时也有很多控制近视度数的方法,感觉有点麻烦也一直没干预,只是配了眼镜,到了高中度数突然猛涨起来,高三的时候双眼就5、600度了,怕度数不稳定就选择了大二才带她来做手术,“没想到竟然是之前帮我做手术的医生,太有缘分了。”


李旭松教授为小雪摘镜

“高度近视生活很不方便,起床第一件事都是先戴眼镜,这次终于要摘掉这个‘麻烦’了,有点兴奋。”小雪对这次手术没有一点担心,“因为妈妈做的这个手术视力一直保持很好,所以很放心”。

术后次日,小雪的双眼复查视力都恢复到1.0,但李旭松教授还是再三叮嘱她要按时用药和复查,以保证术后视力的稳定性。

选择适合自己的手术方式 

李旭松教授介绍,每种手术方式都有其独特优势,适应症也不尽相同。因此没有最好的手术方式,只有最适合的。选择手术方式不能只求“新”,要通过专业全面的检查并结合自己的用眼需求选择术适。手术虽然能摘掉眼镜,但近视引起的眼球结构改变和相关并发症风险并没有消除。因此,患者术后更需要注意科学用眼,遵医嘱定期复查。(昆明信息港 记者曹芸)


编辑:钱嘉榀    责任编辑:袁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