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 正文
去远方收集诗中的浪漫
中国文化报    09-05 14:33:12



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参观的卣卣

近半年来,5岁多的女儿喜欢上了读古诗,在家庭成员的带领下,会背的竟有了七八十首,连岳飞的《满江红》都能脱口而出,背得荡气回肠。会背诗后,她又开始琢磨这些诗写的是什么,甚至在看完《长安三万里》后,时常在家中扮演“李兄”,有模有样地“饮酒”作诗。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诗中的远方引得女儿蠢蠢欲动,扬州到底有多美?她想去看看。于是,趁着暑假,我们规划了一趟江苏行。

“什么时候去博物馆?”打卡了40多个城市的博物馆后,女儿已经明白,每到一个城市旅行,爸爸妈妈的行程单中一定会有博物馆,她有点小期待:“这里的博物馆里能看到什么新鲜东西呢?”

女儿在南通博物苑了解了这座因江海作用而形成的城市拥有丰富的盐业和纺织业历史,也通过创办南通博物苑的张謇了解了南通的近代发展史,可能她并不是很理解张謇为什么要创办20多家企业、370多所学校,也不明白这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的贡献有多大,但她心中却有了楷模的形象:“我将来也希望成为像他这样的人。”

始建于公元前5世纪的大运河,历经2000多年历史,跨越3000多公里,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实现了南北资源和物产的大跨度调配,促进了不同地域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在国家统一、政权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想,要理解这条拥有璀璨历史的大运河,对女儿来说难度太高。令我意外的是,当我们来到2021年建成开放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在馆内展品《历代运河变迁图》前,女儿一眼就认出了北京,并通过图中所示及爸爸的讲解,把大运河理解为“没有高铁和飞机,所以要用船从河里运东西”的交通线。她的理解不能说有错,只是她还不知道,除此之外,大运河是一个智慧又复杂的体系,它在中国历史中发挥的作用绝不是这一句话能概括的。

与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不同,女儿在徐州博物馆中收获了很多快乐。

徐州博物馆馆藏的历代陶俑题材丰富、形式多样,汉代俑拙朴凝重,南朝俑清秀端庄,北朝俑粗犷豪放,隋唐俑丰满雍容,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时代序列。

在女儿看来,徐州博物馆“俑秀凝华——徐州古代陶俑陈列”中的陶俑“动作调皮”“和我舞蹈班的老师教的动作很像”,并要求我逐一帮她拍照留存,她要对照着模仿。在我看来,这就是看这些陶俑的意义所在。它们所反映的不同时代特征、艺术风格、审美情趣为什么被历朝历代借鉴和继承?是我们当代观众所要思考的问题。

此外,这个暑假我们还带女儿打卡了山西博物院、内蒙古博物院等。博物馆里丰富的展览和各类文化活动能让女儿对所在的城市有一个初步了解,帮助她对接下来的行程中“玩什么”“怎么玩”提出自己的建议。

除了看展览,女儿还十分热衷于购买文创产品,每到一个博物馆,她都会选一两件送给亲朋好友。这个暑假,她买到的最喜欢的文创产品是山西博物院一个类似“愤怒的小鸟”的“鸮卣包”,她说:“因为我的小名就叫卣卣啊。”(中国文化报 作者刘海红)

编辑:张芮(实习)    责任编辑:孙红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