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是2023第十届大理国际影会的最后一天,观展的市民和摄影爱好者都有些余味未尽,正如在大理垒翠园《张望禅意摄影原作展》展厅观展时的感觉:熏香袅袅、禅乐萦绕,加上禅意的作品,余韵悠长。
据张望介绍,他带来了自己个人的25幅作品参展,同时作为策展人,还带了34位学友的作品组成《张望工作室学友摄影联展》参展。
展览从灯光设计、建筑结构、图片装裱、音乐、熏香等方面对“禅意摄影”理念进行了呈现,力求调动观众多重感官体验,充分感受图片中宁静悠远、空灵自在的意境,感受不一样的东方美学。观展者在这个充满艺术氛围的空间里,欣赏着一幅幅意境独特的摄影佳作。
在展厅里,用禅乐、熏香、鲜花和禅茶等元素,通过视觉、嗅觉和听觉打造特别的展览,充分体现具有东方美学意境的禅意。“在这个空间里,可以感受到摄影作品与声音、光影、建筑等元素的完美结合,还可以坐下来品茗交流,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给观展带来更好的体验感。”
禅的本义是“静心、静虑、专一”,千百年来禅文化深刻影响了华夏的历史与文明,它广泛渗透到中国的哲学、文学、绘画、音乐、建筑等各方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并远播海内外,作为东方文明的特色,禅文化在当今国际得到高度的重视。2012年张望的禅摄作品受邀在联合国总部举办个展。
张望说,禅意摄影是东方美学与中国传统禅文化融合并以现代影像表现的摄影形式,是民族化摄影表现风格的创新探索。禅摄作品追求在体现“清静、空灵、和谐、自在、简约”的意境美的同时,予观者以哲理启迪。
禅意摄影的创作范畴没有任何局限,生活中处处充满禅意,无论山川大地、人文风俗、动物植物皆是其表现对象。作为禅意摄影的创作者、倡导者、推动者,摄影家张望的禅摄作品2007年获中国摄影“金像奖”,2020年,作为文化创新与文化自信的典范,其作品入选中宣部“学习强国”。
张望在长期的禅意摄影创作历程中,研读禅文化典籍体悟意境与内涵,在作品中融合其美术学院和摄影学院所学的美学知识,并远涉重洋观摩国际艺术殿堂作品以提升修养。他在深山冷月、孤灯单影中起早摸黑、登高涉险中探索,历经“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漫长孤寂的创作岁月,逐渐形成其独特的禅摄表现形式与风格特色。本次展览精选了他部分代表性作品,作为摄影学术与创作的探索呈现给大家。
据介绍,张望担任过第十五届奥地利超级摄影巡回赛(“奥赛”)评委、第十二届中国摄影最高成就奖——“金像奖”评委,对本次参展十分重视,在照片本身的装裱和制作上下了很大功夫。
25幅精美的照片,从“禅意”出发,把自然景观的无限魅力及禅意境界的精彩瞬间、动人故事永恒定格,精心打造沉浸式艺术展览,给观者带来全新的艺术体验。
最后,张望说道:“大理国际影会具有高端性和收藏性,在典藏方面走在中国前列,本次影会的作品装裱以及制作都非常上档次。摄影家创造作品,民众有机会收藏,这能在业界形成良性循环。”
2009年,省委宣传部、省文联、大理州委、州政府决定将中国西部首个国际性大型影展落地在大理,树立了“影像看世界,典藏看大理”的展会目标;2023年,从胶片到数码,从黑白到彩色,从传统的观展看展到人人可以参与的沉浸式艺术享受……在光与影的交替中,2023第十届大理国际影会朝着“艺术化、国际化、创新化、数字化、产业化”的目标,不断丰富展览内容、升级展览形式,为观众呈现了一场不同地域特色和艺术流派,风格迥异又精彩纷呈的视觉盛宴。
14年的实践证明,大理主办国际性摄影节,无疑是摄影艺术参与、助力云南文化传承发展的一条途径,有收获、见成效,是可以提升、壮大的文化活动。14年的光阴,十届大理国际影会,这种坚持与坚守是云南摄影对摄影艺术传承、摄影文化发展的坚持与坚守,也是大理人民和来到大理的游客共享艺术盛宴的14年。(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王利绚 杨维琦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