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作风整顿进行时】金融机构助企纾困 产业兴带动边民富
勐海发布    09-14 15:11:04

西双版纳宝翠香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发展水生花卉产业新业态项目,融生产科研、农业休闲、旅游观光等于一体的特色产业综合体,运营管理国家4A级勐景来旅游景区。公司自成立以来,带动了打洛镇沿边村寨从纯农业经济朝着“文旅+农旅”多元化产业转型蜕变,成为带动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的重要依托。2020年以来,受疫情和市场影响,导致公司经营周转压力持续增大。为助企业纾困,缓解压力,勐海县金融办、人行勐海县支行持续引导辖区金融机构通过多种形式为公司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解决了企业燃眉之急,实现了边境地区“产业兴”和“边民富”。

图片

出实招,支持沿边特色“产业兴”

金融服务对接,搭建交流平台。受疫情影响,文旅产业发展遇冷,企业面临优结构和谋发展的艰难阶段,资金需求量增加。勐海县金融办、人行勐海县支行积极搭建对接平台,组织召开政银企对接会,推动银行与企业达成融资意向。同时,组建走访调研组,带领金融机构深入企业开展服务对接,引导金融机构为企业量体裁衣制定融资方案。

信贷资源倾斜,支持企业发展。县农发行及时成立项目攻坚小组,在“盯关跟促”上下功夫,为企业争取获批并投放1500万元产业扶贫流动资金贷款。县邮储银行以银担合作模式向企业首次提供贷款300万元后,又追加流动资金贷款2700万元,有效缓解了企业景区经营周转压力、保障农特产品产销不误“农时”。

政策让利提质,助力企业纾困。落实《西双版纳州“一城两区”建设贴息贷款实施细则》及相关政策要求,积极帮助和指导企业及时申请贴息贷款10万元;县邮储银行为企业追加流动资金贷款授信额度,同时下调贷款利率1.5%;县农发行连续三年以4.1%的优惠利率向企业提供贷款,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压力。

普惠金融深化,服务下沉延伸。金融机构在打洛镇设立3个银行网点及4个乡村金融服务站,为企业及勐景来及周边村民提供丰富的基础金融服务保障。邮储银行与企业合作提供工资代发服务;农商行为勐景来村民办理社保卡400张,推广聚合支付码,累计交易8043笔262万元。组织金融知识宣传活动,打通普惠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图片

见成效,辐射带动助推“边民富”

企业稳健经营。金融机构的低成本信贷资金的注入,使企业克服了疫情带来的阶段性困难,通过新增农副产品种植、调整收销等运营模式,企业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0%以上。同时也带动勐景来这个沿边村寨从纯农业经济朝着一二三产融合的综合发展体转型蜕变。

带动边境旅游产业发展。充足的金融支持,企业实现了对景区运营和升级改造,将勐景来成功打造成集农旅、文旅等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旅游景区,每年吸引游客游览60万人以上。村民就业就在家门口、共享景区分红,实现人均增收约3万元。仅2023年春节期间,勐景来景区接待游客13815人次,实现景区综合收入51.4万元,为疫情以来新高。勐景来先后获得“中国文化旅游示范基地”、“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各级荣誉称号。

带动边境特色农业发展。信贷资金有效支持企业种植热带、亚热带水果、蔬菜以及香水莲花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逐渐形成产供销一体化农业产业链。同时,支持企业引进和培育优良品种,建立专家工作站,夯实农业产业发展基础,实施“企村联建”,引导、辐射带动农户种植特色果蔬5500亩。

带动边境农户就业增收。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成功为勐景来及周边村民提供就业岗位300个,辐射带动680户农户参与农业生产经营,其中包括21户建档立卡脱贫户。带动勐景来发展特色餐饮18家、民宿38家,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万元以上。

带动边境民族文化传承。在金融的大力支持下,企业加大对当地傣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力度,挖掘整理造纸、慢轮制陶、染布、制糖等傣族传统工艺,推动文化与经济共荣发展。勐景来景区先后获得“中国傣族文化保护传承示范基地”、“中国文化旅游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编辑:丁雪清    责任编辑:钱嘉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