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加速打通“两山”转化通道
昆明信息港    09-17 22:36:20

金秋时节,彩云之南,绿意正浓,一派旖旎好风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云南持续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换通道,并牢牢把握“转换”这一关键环节,不断推动绿色发展,提高经济增长“含绿量”,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首届西南(昆明)森林产品博览交易会落地安宁市,正是云南提高经济增长“含绿量”,加速打通“两山”转化通道的探索与行动。

借势借力 补短板强优势

丰富的林草资源,加上复杂的地形、多样的气候,让云南的森林食物来源更生态、种类更丰富、体量更庞大。云南野生食用菌种类、产量居全国第一,是全球最大的澳洲坚果种植和生产基地,云南林下道地中药材品质优、药效高,产量居全国第一;同时,云南是我国核桃产业大省,核桃种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已发展成为云南第一大木本粮食作物。

据专家预测,云南核桃全面进入丰产后,干果产量有望超过400万吨,届时每年可储备或加工核桃油100万吨以上,同时能提供核桃蛋白原料100万吨以上,这对实施“藏粮于林”“藏油于树”的国家战略,保障国家粮油安全贡献巨大。

如何借势借力、补足短板、拓展优势?围绕推动农业、工业、文旅产业生态价值实现强规划引领,是此次首届西南(昆明)森林产品博览交易会要着力探讨和破解的重点。

聚焦围绕林草产品质量提升与品牌建设,聚焦木材与木制品、林下经济、坚果、野生菌、森林康养等产业发展趋势与前景,林业碳汇价值与推动绿色发展,助推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等热点话题,首届西南(昆明)森林产品博览交易会期间将举行云南省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借势借力,完善云南生态产品市场交易机制,加快拓展“两山”转化通道,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发掘生态优势 释放生态红利 

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碳库。蓊郁的森林覆盖让云南成为潜力巨大的超级碳库,全省活立木蓄积量、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森林覆盖率分别居全国第一、二、三、四位。早在2010年7月,云南省就成为国家第一批五省八市低碳试点省市之一;2012年,云南突破林业碳汇“零交易”。COP15第一阶段会议期间,昆明市开展林业碳汇宣传工作并实施会议碳中和计划,在东川区开展碳中和林建设,抵消大会产生的温室气体。

党中央和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去年底,我省召开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强调要重点抓好林业碳汇的储备,加快建设碳资源池,提升我省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和要求,首届西南(昆明)森林产品博览交易会将重点聚焦林业碳汇,通过布展呈现和专题研讨等形式,积极探索把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通过交易机制转化为经济效益。深入探讨全省碳资产的开发、流转、交易和管理等问题,并将碳资产价值反哺到我省林业建设、可再生能源开发、招商引资工作上。持续发掘生态优势、释放生态红利。(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戴兴)

编辑:周智宇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