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昆明 正文
中小学生到动物博物馆参加科普日活动 “猴脸识别”了解滇金丝猴
昆明信息港    09-18 08:01:49

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制作滇金丝猴面部仿真标本。 记者李海曦摄

昆明信息港讯(昆明日报 记者罗昆娅报道 “大家都知道‘人脸识别’,今天我们尝试‘猴脸识别’,其实就是想让同学们体验一下标本制作的过程。”9月17日,正值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联合昆明动物研究所,在昆明动物博物馆举办“灵长类动物演化大揭秘——灵长类动物进化遗传科学研究资源科普化传播与展示”主题活动,来自云大附中、云师大实验中学、昆十中、师专附小的学生代表走进昆明动物博物馆参加活动。

活动中,主办方以专题科研成果图文展览的形式开展灵长类基因组计划科普知识展览,向学生们宣传该重大科研成果的相关知识;昆明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灵长类基因组计划成员邵永通过《灵长类基因组计划》主题科普讲座,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前沿科学知识以及科学研究的意义,增强学生们对灵长类动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DIY灵长类面部翻模标本时,大家小心翼翼地给小滇金丝猴的面部上色,为小滇金丝猴套上毛发,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下,成功制作出一个个生动逼真的小滇金丝猴面部仿真标本。

“云南最有名的灵长类动物就是滇金丝猴,制作滇金丝猴面部翻模标本可以更细致地了解滇金丝猴的面部特征。”云大附中初一年级的石瑞琳说。

据悉,该主题活动将在9月19日全国科普日云南省主场活动中再次面向公众开展。

编辑:曾子芮    责任编辑:孙红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