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瑞丽: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
云南日报    09-18 08:55:08

民族团结一家亲

近年来,瑞丽市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深度融入经济社会总体发展大局,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凝聚广泛共识、汇聚强大合力,同心筑梦。

瑞丽居住着傣、景颇、阿昌、傈僳、德昂5个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41.5%。瑞丽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建立市委书记、市长挂帅的创建工作双组长制,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纳入“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覆盖作为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重点内容、各类培训必修课程,市人大、政协督促检查重要内容。制定印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进新时代瑞丽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瑞丽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示范单位评审命名管理办法》等,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民族工作格局。运用“三微一端”推广创建主题、公益广告、典型案例和文创产品,线上线下结合送教下乡活动60场次,建成6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公园(街道、广场),开展民族团结月宣传活动。“十三五”期间,瑞丽市实施移民搬迁项目40个,受益人数2.43万人。目前,全市划分为1248个网格,设网格管理员6574人,推动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

推进瑞丽、畹町两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扁平化一体化管理,创新“一颗印章管审批”在全省推广,建设线上线下结合的瑞丽市跨境电商产业园,开通中缅银行人民币账户间跨境贸易结算业务,全面启动中缅边合区中方区域建设,口岸经济驶入快车道。一批央企、民企、世界500强企业落户瑞丽,新增6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个“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登记,统筹投入各类资金21.8亿元,加快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

凝聚党政军警民强边固防合力,推动民族事务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瑞丽选优配强乡镇、村委会(社区)“一把手”,市人大代表174人、少数民族代表占比55.2%,市政协委员175人、少数民族委员占比45%。健全市、乡、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中心(室、站),成立全省首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站,全国首创边境企业“道德小屋”,将民族团结全覆盖纳入村规民约。首创六证合一“胞波卡”,规范外籍人员管理,设立全国唯一驻缅NGO组织,中缅边境地区民生基金援建民生项目190多个。将民族宗教事务纳入大维稳格局,制定《瑞丽市民族宗教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瑞丽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瑞丽市重大不稳定隐患问题清单制度(试行)》《瑞丽市重大网络舆情联动处置办法》等文件,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基础。(云南日报 记者管毓树)

编辑:戴至荷    责任编辑:孙红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