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昆明 正文
扶残助残为创业就业“铺路搭桥”“春城暖阳”助力残疾人收获稳稳的幸福
昆明信息港    09-26 08:04:29

残缺的身体挡不住远大的志向,理想之花在互助与奋斗中发芽。

为助力残疾人拓宽创业就业渠道,昆明市“春城暖阳”扶残助残党建联盟持续发挥好“两阵地一舞台”优势,鼓励支持相关成员单位将非遗文化技艺与残疾人创业就业工作深度融合,逐步将残疾人创业就业帮扶工作从基层分散探索、民间自发行动逐步转变为党建联合体高位统筹、整体推进的集中行动,使从业残疾人及其家属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开展多项活动扶残助残

9月25日,昆明市“春城暖阳”党建共建联建扶残助残2023年第三季度活动暨“残疾人就业创业示范小镇”案例现场观摩会在官渡区举行,主会场设在官渡古镇广场,官渡古镇街区设分会场。昆明市“春城暖阳”扶残助残党建联盟机动展位、残疾人文创大篷车、非遗陶艺展、青衣秀·茶韵非遗综合研究所布展等数十个展位齐亮相,向市民展示残疾人自强自立的精神以及能工巧匠的风采。

观摩会以“共享阳光·美丽世界”为主题,依托昆明市“春城暖阳”扶残助残党建联盟平台,展现广大残疾人朋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以及广大残疾人工作者、社会各界与残疾人朋友携手同心、风雨同行的服务理念,呼吁社会各界更加关心关注残疾人,共同营造更加浓厚的扶残助残氛围。观摩会对昆明市“春城暖阳”党建联盟以官渡古镇整合社会资源、发动社会力量,助力残疾人多渠道灵活创业就业的经验做法进行推广,示范带动全市更多的单位、组织及爱心人士积极参与扶残助残。

此次观摩会上,云南省残联授予官渡古镇“党建引领残疾人就业创业小镇”和“昆明市春城暖阳党建带群建示范点”牌匾,古渡梨园被授予“官渡区残疾人文化活动点”,滇派面塑体验馆、云子博物馆、乌铜走银传习馆被授予“官渡区残疾人就业技能培训点”,并举行授牌仪式。在昆明市残联组织下,官渡区红十字会向官渡区11名高位截肢残疾人捐赠了价值137988元的假肢,麦吧呵云南运营中心也为残疾人捐赠了大米和面粉。

当天,云南省残联还开展了无障碍环境体验活动以及“访古寻宝”残疾人徒步运动会,组织35名残疾人代表到云南昆明规划馆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情况体验活动,并向代表宣传、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残疾人代表围绕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保障残疾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在官渡古镇街区的分会场,市民们漫步古渡梨园,品滇戏、听乡音,一出梨园好戏生动讲述了残疾人在云南安居乐业的故事。在滇派面塑体验馆、云子博物馆,传统文化在指尖中传承给了残疾人,多学习一项创业就业技能,他们的生活就多了一份保障。

乌铜走银、滇派内画、绞胎炻器、剪纸、木雕,官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中各式的展品琳琅满目,肢体残疾人、农民画家、官渡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李水仙的多幅作品也借此机会在馆内展示,市民得以近距离观赏非遗传承人制作工艺品的过程,沉浸式感受珍贵的民间技艺和官渡独特的文化基因。乌铜走银传习馆为培养残疾人工匠提供了培训与就业的一体化平台。

探索形成“四创模式”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昆明市残疾人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由昆明市残联牵头发起组建的扶残助残党建联合体——昆明市“春城暖阳”扶残助残党建联盟充分发挥载体功能和资源聚集优势,探索“党建+残疾人事业”工作路径,在残疾人创业就业方面探索形成了“四创模式”:即建立残疾人“创业就业示范街区”“创业就业示范社区”“创业就业示范小镇”“创业就业示范园区”。该模式充分发挥党建联盟的平台功能,有效帮助一批残疾人通过多渠道灵活就业成为“有薪一族”,柔性撬动了一批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为残疾人创业就业“铺路搭桥”,创新形成了党建引领助力残疾人创业就业的“春城模式”。依托昆明市“春城暖阳”扶残助残党建联盟,官渡区在党建引领的“一核多维,共建共享”理念指导下,不断探索将文化发展与残疾人创业就业工作融合,打造传统与现代、非遗与市场融合共荣的残疾人创业就业小镇模式。目前,党建联盟已吸引98个县区残联、街道残联、社区残协、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加入,在残疾人证办理、康复、就业、文体等方面形成了一批案例。

本次观摩会由云南省残疾人联合会指导,昆明市残疾人联合会、昆明市“春城暖阳”扶残助残党建联盟工作委员会主办,官渡区残疾人联合会、官渡区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承办,云南昆明规划馆、官渡区各街道办事处、官渡社区、古渡梨园、滇派面塑体验馆、云子博物馆、昆明官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乌铜走银传习馆协办。(昆明日报 记者方圆

编辑:黄彩英    责任编辑:曹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