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晋宁区第二届滇池湿地文化节暨第三届环滇池观鸟节启动仪式在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举行。本次湿地文化节和观鸟节的主题是: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及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珍爱湿地、保护滇池、共享未来。
启动仪式上,优秀滇池保护志愿者、第二届滇池观鸟节“优秀观鸟者”获颁证书并发出保护生态环境倡议。晋宁区将坚持“保护优先、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以保护湿地资源,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不断优化湿地保护空间布局,增强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真诚期望借助滇池湿地文化节这个平台,让更多人走近晋宁,走进湿地,了解滇池的变迁,认识湿地的功能和价值,身体力行保护身边的湿地和自然环境、保护身边的生物多样性,推动形成生态环境保护“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围,珍爱湿地,保护滇池,共享未来。
启动仪式后,第三届环滇池观鸟节活动随即展开,观鸟爱好者们在最佳观鸟点进行观鸟活动,用高倍望远镜、数码相机等观察各种鸟类在滇池湿地诗意栖居的情景,洞察各种鸟类的不同习性,在了解鸟类、亲近鸟类的同时,更加珍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生活。
在“守护高原明珠,争当护滇小卫士”红领巾奖章打卡行动中,45名小学生和志愿者们在滇池湿地捡拾生活垃圾,用实际行动争当滇池卫士,受到了游客的称赞和好评。
在“共绘美丽湿地”主题绘画现场,30名孩子运用手中的彩笔,把眼前最美的滇池湿地和自然美景绘制成五彩缤纷的自然长卷,充分展现了艺术创作之美。
在滇池湿地研学暨自然科普教育活动中,志愿者们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对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丰富的湿地资源、生物多样性,晋宁区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安全、展示湿地生态文化、提供绿意空间等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作了生动呈现。当天,同步启动的还有“我和湿地”摄影作品征集及“人间至味是清欢”晋宁美食摄影作品征集活动。
云南晋宁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是昆明首个国家级湿地公园,总面积 1220 公顷,处于中国西部最大的候鸟迁徙通道上。通过持续性的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湿地的生态系统得到不断改善。目前,共发现脊椎动物 173 种、植物 298 种、现生鱼类 26 种,其中就有云贵高原特有植物海菜花和濒危及重点保护土著鱼类滇池金线鲃、银白鱼等。在这里,还记录到鸟类 127 种,被列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极危级别的彩鹮、白眉田鸡、“鸟中大熊猫”青头潜鸭等也在其中。此外,黑翅鸢、红隼、棕背田鸡、领角鸮、灰林鸮、灰燕鸻、钳嘴鹳等,也是公园的“常客”。有关监测数据显示,云南晋宁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的植物多达298种。在这里,还可以观赏到云贵高原特有植物海菜花和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野菱。
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在滇池水生态安全维持和生物多样性保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堪称滇中拍鸟观鸟的最佳地,也是湿地深度游玩体验、自然学习教育的不二之选。晋宁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充分展示出了湿地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独特魅力,如今已经成了实现湿地可持续发展的成功范例,在坚定不移走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上,为美丽昆明、美丽云南建设贡献了晋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