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中缅艺术家携手续“胞波”情谊 “花好月圆”中秋晚会在缅甸仰光演出
昆明信息港    09-29 22:10:20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曹月 秋水长天,情谊无限。9月28日晚,在中国中秋佳节来临前夜,由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云南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的2023年“花好月圆”跨国中秋晚会在缅甸最大城市仰光上演。中缅两国50余名艺术家用精湛技艺联袂展示两国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演绎千年“胞波”(缅语音译,意为兄弟)情谊。

在仰光极具中国韵味的东方宫内,《彩云追月》这支情意绵绵的舞蹈甫一开场,即展现出“月华满人间,团圆永安康”的美好场面。来自缅甸各界的代表人士与中国云南代表团共千余人欢聚一堂。此次跨国中秋晚会是2023年“花好月圆”中秋文化交流活动走进缅甸的重头戏,也是新冠疫情后,中国首次在缅甸举办大型文艺晚会。

“月亮出来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当“东方小夜曲”《小河淌水》歌声响起,中方舞者翩翩起舞,瞬间吸引全场目光。“《小河淌水》讲述了云南‘马帮文化’中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小时候我就听爷爷讲过,云南马帮早在数百年前就沿西南丝绸之路到缅甸交流、经商。”现场观众张雨是新生代华人,动人的表演勾起他儿时记忆。

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的澜沧江、怒江、恩梅开江,经过云南奔腾南下,流入缅甸后,称为湄公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蜿蜒千里,滋养着缅甸5000余万人民。“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这首《共饮一江水》改编自1956年时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陈毅访问缅甸时创作的诗篇《赠缅甸友人》,赞颂中缅胞波情谊如水长流,绵绵不绝。此次,《共饮一江水》重新编排,在中缅艺术家的联袂演绎下,悠扬的歌声在演出大厅久久回荡,令不少现场观众不由自主随声合唱,击节而歌。

晚会上,两国艺术家还带来了缅甸国宝级舞蹈《木偶舞》、舞蹈《敏格拉巴》、葫芦丝演奏《竹林深处》、民族乐器俄比演奏《曼德勒的花朵》、缅甸舞蹈《遇见爱情的故事》等具有浓郁中缅两国文化特色的精彩节目,现场高潮迭起。

现场还有一个吸睛的节目——短片《我在缅甸修佛塔》。该片讲述了中国专家团队在缅甸“万塔之城”蒲甘修复地震中受损的他冰瑜佛塔的感人故事,以及在长达数年的文物保护援助行动中缔结出的中缅友谊之花。

“喊一声胞波,花儿就开了……亲如一家许下不变的承诺。”晚会进入尾声,缅甸青年艺术家梁玉华以中缅双语演唱《喊一声胞波》,动人的旋律饱含中缅两国人民自古以来相亲相融、历久弥坚的兄弟情。

中国驻缅甸大使馆临时代办、公使衔参赞曹静在现场致辞时向广大在缅华侨华人和中资企业人员送上节日祝福。她表示,祖国的日新月异和繁荣富强,离不开海外侨胞和中资企业的辛勤付出,中缅共建“一带一路”的每一个足印,都留下了大家的身影。希望大家继续胸怀大局、群策群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缅甸中华总商会会长林文猛致辞时称,缅甸与中国的文化都崇尚月圆,寓意和谐、团圆、美好,饱含家国情怀。今天晚会的主题是“花好月圆·中缅情长”,希望进一步增进缅中两国交流互鉴,为两国人民带来幸福安康。

据了解,2023年“花好月圆”中秋文化交流活动走进缅甸于9月25日-10月1日在缅甸多地举办。包括“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图片展、2023年“花好月圆”跨国中秋晚会(仰光专场、曼德勒专场)、2023年“花好月圆”跨国中秋文艺联欢会(马德岛专场)等精彩纷呈的活动,为缅甸人民及华侨华人送上美好的中秋祝福,弘扬中缅传统“胞波”情谊,深化两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强滇缅文化交流互动。(摄影:刘冉阳)

编辑:昝娟娟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