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绣文化讲解、少儿民族服装走秀、彝族手工刺绣体验学习……9月29日至10月1日中秋、国庆“双节”期间,楚雄州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在楚雄彝绣馆开启“彝起绣春风”系列彝绣研学活动,受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青睐。
在3天活动中,公司联合楚雄市多家培训机构,组织广大少年儿童和家长走进彝绣馆,手拿针线绣布, 沉浸式体验学习了彝族刺绣这项古老的“非遗”手工技艺。在彝绣馆讲解员的解说下,学生和家长们游览了彝绣馆珍藏展示的彝族服饰和彝绣文创产品,了解到很多有关彝族服装刺绣的文化知识。在彝绣馆T台,开展了主题为《彝秀美》《绣美霓裳》《秀美彝山》《遥远的向往》4场少儿民族服装秀。并在彝秀馆中庭举办了百人共绘爱国长卷和月饼DIY、汉服游园猜灯谜等活动。
据楚雄州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此次利用彝绣馆美学空间拓展的彝绣研学活动,旨在让广大中小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和感受,深入了解到彝族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一经推出,得到了楚雄各培训机构的踊跃参与,3天活动近千人参与。下一步,公司还将在彝绣馆组织开展各类形式多样的展示、展销、展演活动,让广大游客能走进彝绣馆,了解彝绣和彝族服饰文化,拓展和提高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民族文化、彝族刺绣服饰的认知。
“通过参与这些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研学课程,我们学生增强了对多元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对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也培养了他们的文化自信和创新能力。” 楚雄市子安学堂负责人表示。
新闻助读:“非遗”知识多一点
楚雄彝族自治州民族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天文历法、音乐歌舞、服装刺绣、传统节庆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中,楚雄彝绣服饰作为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2014年11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楚雄彝族服饰历史悠久,类型众多,工艺精湛,纹饰精美,内涵丰富,是楚雄彝族人民在长期的山地农耕和畜牧生活中,从自生独特的民族文化传承中形成的别具特色的手工绝技,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已成为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网 记者吕瑾 通讯员张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