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陈珊珊:仁心从教 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基层卫生人才
云南网    10-02 15:17:40
【编者按】

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9个教师节。云南省表彰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和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奖励乡村学校从教20年以上优秀教师,开展“最美教师”选树宣传活动。他们有的扎根教学一线、托举学生成才梦想,有的矢志科技攻关、取得重大创新成果,有的创新教学方法、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他们的事迹,集中反映了新时代教师队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良好精神风貌,是广大人民教师的优秀代表和杰出典范。

中共云南省委教育工委、云南省教育厅联合云南网、云南发布、“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推出“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宣传专栏,让我们一起致敬扎根云岭大地、潜心教书育人的教师们。第十期,我们走近“最美教师”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陈珊珊老师。


“我志愿献身医学,恪守医德,救死扶伤,执着追求……”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学系新生的开学第一课,是陈珊珊老师带领大家齐声诵读医学生誓言,这是她投身医学教育12年来对学校医学新生教育的规定动作。“这样的开学第一课,使我意识到医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更要有一份高尚的道德情怀,要有一颗奉献之心。”医学系学生刘红英在宣誓后说道。

陈珊珊是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医学系副主任,临床专业负责人。她在教学中特别注重课程思政,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医学教育教学全过程,教育引导学生扎根基层卫生事业一线,守护人民群众的健康。


陈珊珊曾经在广东省惠州市一所医院工作,从医的经历让她更能理解患者的感受。教学中她利用情景教学法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体会患者的心理感受。“学生不躺在床上当病人,他就始终感受不到患者的不适与诉求。”在陈珊珊看来,医生不仅是看病,更要有体谅患者的“仁心”,她希望学生们于细微之处体现医者的温度。

2011年至今,陈珊珊先后担任过4届、6个班级的班主任,学生遍布云南100多个乡镇卫生院,这是陈珊珊最引以为荣的地方。“我希望培养出的学生都可以成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基层卫生人才。”在陈珊珊仁心从医、心怀患者的教育教导下,许多学生在基层卫生医疗一线敬业奉献,治病救人,成为人民群众信赖的好医生。陈珊珊还与学生一直保持联系,经常交流探讨工作,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陈珊珊一边尽心教书育人,一边带领外科团队开展基础研究,成功建立了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改良的大鼠模型,目前,在动物的研究阶段能够明显改善动物截瘫所产生的行为运动障碍。陈珊珊表示,研究团队会沿着这个方向继续做下去,希望取得更大的突破,争取早日实现临床应用,为脊髓截瘫患者尽绵薄之力。

多年来,陈珊珊主持和参研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0余项,先后获省级奖励6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被评为楚雄州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十大科技创新人才。

从教12年,陈珊珊坚守教学与科研一线,以做知心朋友的方式,走入学生的心里,真心用情引导学生用行动践行“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基层卫生人才的责任担当。

编辑:潘雪婷    责任编辑:钱嘉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