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昆港时评】“双节”旅游势头强劲 好中向好期待服务升级
昆明信息港    10-07 15:28:14

2023年中秋、国庆两节连放,长达8天的假期,推动了强劲的出行、出游需求。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显示,“双节”假期国内旅游出游人数达8.26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71.3%,较2019年增长4.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534.3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29.5%,较2019年增长1.5%。

同比就是与2022年相比,可以看出增长幅度很大,原因当然也很明显,毕竟去年还处在疫情期间,相关数据的基数偏低。而与2019年相比的数据具有更多参考价值,因为2019年是个正常年份,在2019年基数上的增长难能可贵。

抛开数据从身边的变化来看,也可以发现很多促成这种增长的因素。比如,小区便利店的老板假期也关门歇业出行了,原因是携家带口回老家探亲;笔者自己也出游了,出门只扫付款码,自然要比还扫健康码、行程码方便得多,更重要的是,不用再担心被隔离在半路无法向单位交代了。

各种景区、景点,也再现“人从众”景象,像丽江等地就发布了人流高峰预警,陕西西安“兵马俑都挤到没地方站”,游长城的游客“一点也不累,因为三分钟只能走两步”,有些地方吃饭排队“前面还有645桌”。更常见的是,高铁车票一票难求,高速公路等道路堵成停车场……这些现象说明,国内游客旺盛的出行、出游需求,正被极大地激发出来,旅游行业呈现出强劲的恢复和发展势头。

旅游业是一个链条很长的行业,一个人一旦出游,就势必带来交通、食宿、游玩、购物、娱乐等活动,这种带动,对于整个经济的恢复具有非常良好的示范和牵引作用。就餐的一桌难求,高铁的一票难求,反映的不仅是旺盛的人气,还有可观的消费潜力,以及好中向好的发展趋势。

当然,“双节”旅游的火爆之下,也还有南阳迷笛音乐节露营地被窃事件,贵阳某旅行社导游因游客不买翡翠而让大巴在服务区滞留一小时事件等,它们与景区拥挤、道路拥堵、车票难买、就餐困难、宾馆酒店房价高企等现象,一起发出了国内旅游服务亟需提质升级的强烈呼唤。

有些地方,交通车辆与景区闭园时间不协调,导致尽兴游览过后的游客,在荒郊野地又黑夜降临时找不到车辆返程;有些地方,面对游客建议或投诉受理不及时不情愿,总觉得是一锤子买卖,不想多费那份精力与精神;有些地方,城市或景区景点的硬件已经很到位了,但是服务的意识还没有跟上,懂赚钱不懂服务的情形不少。

可以说,很多地方,在吸引游客方面的确出了真招实招,但是对于游客来了、玩了、消费了以后,如何让其快速疏散、愉悦离开、憧憬再来方面,下的功夫还不够。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复苏向好,可以预见的是,旅游业的发展也会好中向好。我们把这种期待,寄托给时间,也寄托给所有从业者意识的提升、服务的提升。我们对此满怀信心。(昆明信息港评论员 江枫)

编辑:周硕    责任编辑:袁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