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 正文
盛世华诞 丹青溢彩
中国文化报    10-07 16:49:54

国庆游行图(油画) 1956年 秦宣夫

庆祝国庆(漫画)  丰子恺

国庆之夜(版画) 1960年 李桦

双节同至,举国欢颜。国庆期间,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全国各地的大街小巷里红旗、五角星、鲜花和气球等元素随处可见,营造出热烈、欢庆的氛围。各地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升旗仪式、文艺演出、焰火晚会等,这是中国人专属的“仪式感”。

作为时代的记录者,艺术家们泼墨挥毫,用画笔描绘着、记录着这些喜庆的画面。这些美术作品,或艺术化地还原历史场景,或借物抒情表达感怀,或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融合西方艺术技巧,或另辟蹊径探索创新,不仅为人民群众所喜爱,而且在美术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刻画庄严一幕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载入历史的光辉时刻,被诸多艺术家用现实主义的画笔所记录。其中,最早、最经典的美术作品莫过于董希文于1953年创作的油画《开国大典》。画面主体为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正在对亿万中国人民宣告,其身后站着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领导人。广场上红旗招展,整齐的队伍显得庄严隆重,凝聚着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构图上把毛主席安排在画面正中间,其他领导人都站在左侧1/3的画面上,形成左实右虚相差悬殊的布局,删减了天安门城楼上的柱子,扩大了画面空间感。色彩的运用上,融合了中国工笔重彩的绘画手法,蓝天与红灯笼、红柱子、红旗等产生强烈对比,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从人物到场面,都全面反映了泱泱大国的风度与气魄,被誉为“共和国成立的艺术见证”。

珠玉在前,1953年董希文的《开国大典》像一座大山一样,矗立在后来者的面前。如何创作出表现同一光辉时刻的不同画作来,国画家唐勇力结合时代背景和创作意义进行了深入探索和思考。他于2009年创作了中国画巨制《新中国诞生》。高悬的大红灯笼,振翅飞翔的和平鸽,63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庄严站立在天安门城楼上,中间的毛主席正宣告着新中国的诞生。画面气势宏大、色彩鲜明,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格。此幅绘画罕见地以工笔画描绘重大历史题材,成为新时期体现中国气派、民族精神的代表性美术作品。

与前面两幅作品将绘画的视角放在天安门城楼观礼台不同的是,李成民2014年创作的《开国大典·人民万岁》,则以广场上举旗欢呼的人民群众为主体对象。涌动的人潮、飘动的旗帜、斑驳的色彩、灵动的用笔,画家以跃动的笔法和写意性的绘画造型表现了欢呼涌动的人群,画面中斑驳闪耀的“旗帜海洋”展现了庆典的热烈与恢宏。

凝聚欢庆瞬间

城市是国家发展的缩影,更是时代跃进的印记。从不同画家描绘的不同城市欢庆国庆的作品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强烈的时代气息。

秦宣夫的油画作品《国庆游行图》描绘的是1956年国庆期间,南京广大民众载歌载舞、欢度国庆的壮观游行场景。画面选取了南京城市中心——新街口广场北侧的一个欢庆场面:平坦宽阔的中山路上,参加游行的工、农、兵队伍由近及远一望无尽,朝气蓬勃地从北向南通过新街口广场。衣着鲜艳整洁的人们,手持花朵载歌载舞,大道两侧的电线杆整齐地排列着,法国梧桐树郁郁葱葱,临街的建筑物也披上了节日盛装。街上还有穿制服的人民警察执勤,新闻记者正在聚精会神地抢拍群众游行翩翩起舞的镜头。这幅油画以艺术形式再现67年前南京人民欢度国庆的生动场景,强烈浓郁的时代气息和昂扬向上的欢乐激情令人心潮澎湃。

彼时,为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颜文樑创作了油画《国庆十周年》,在画中描绘了上海最繁华的南京路国庆夜景:永安百货所在街口霓虹灯闪烁,车水马龙。其中百货大楼上的大红五角星图案格外显眼。这幅画是创作者根据分别于日间、夜间实地的写生作品创作而成的。颜文樑的创作往往执意追求自然微妙的光影变化,在这幅画中他对于璀璨灯光的表现则恰如其分地传递着节日的热闹喜庆,也记录着时代的崭新面貌。此幅画图像逼真、色彩热烈,实为表现夜景中之佳作。

1995年董小明的《辉煌》是20世纪90年代反映深圳特区城市建设的中国画名作,作者运用红色与金色勾勒出城市里鳞次栉比的楼群,反映出夜色降临后的都市华灯绚烂、流光溢彩的迷人景象。画作以“都市水墨”特有的表现力,体现了深圳速度和深圳精神;以开放的胸怀和崭新的手法,讴歌了翻天覆地的时代面貌,展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蓬勃生机和辉煌成就,让观者感受到时代的气息。

描绘美好情感

国庆赏烟花、唱国歌升国旗都是庆祝节日的必备“仪式”,艺术家以百姓的国庆日常传递出幸福感。李桦1960年创作的版画《国庆之夜》表现的是在湖边远观国庆夜的画面,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群众对国庆的关注。前景是一组处于逆光中欢呼的人群,其中一位振臂欢呼的男子与一个坐在大人肩头的孩童都是点睛之笔。中景是逆光中的河岸树林的剪影以及波光粼粼、映着欢庆焰火的水面,远景是划过天空的焰火,焰火与人群的表情、姿态、手势相呼应,作品形式简洁,但极具感染力。

著名漫画家丰子恺也曾以“国庆”为主题进行多幅漫画创作,如《庆祝国庆》《国庆十周年》《欢度国庆》《庆贺国庆》《国庆烟火》等。丰子恺记录国庆,画面简单质朴,寥寥几笔,生动传神。作品中所有人物都是背影,没有五官细节上的描绘,反而将观众的视线自然地引到五彩的气球和烟花上,主题豁然明朗。

在尚可、陈世宁、张承志、许朝晖2004年创作的漆画《万众一心》中,国旗飘扬,白鸽飞舞,身着民族服装的各族群众正昂首仰望国旗,目光真诚热烈,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这幅绘画展现出56个民族团结一心的精神面貌,点出人们对和平美好的追求,洋溢着一种热烈与奔放的爱国主义激情。

此外,1950年7月1日我国发行了第一套国庆邮票——“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纪念”纪念邮票。70多年来,每逢5年、10年国庆,发行纪念邮票成为新中国的传统和惯例,也是全国人民欢庆和纪念共和国生日的重要形式之一。从新中国风貌、钢铁煤炭工业,再到机械化工成就、便捷的交通运输,全景记录了共和国成长。

艺术家们用自己的画笔把爱国之心化作一张张生动又极具特色的艺术作品,用艺术赋予历史更多的情感。

编辑:张玉(实习)    责任编辑:孙红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