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 正文
内蒙古文旅为何如此热
中国文化报    10-16 11:22:17

碧空如洗,天上翱翔的雄鹰与草地上漫步的羊群自由而悠闲……行走在内蒙古的大地上,人们无不被它的辽阔所折服,看草原星河、尝鲜肉奶酒、感受热情与豪放。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内蒙古自治区接待国内游客2306.01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内蒙古的旅游为什么如此热?

内蒙古围绕“弘扬北疆文化 赓续中华文脉”,通过新形式、新热点打响“北疆文化”品牌。节日期间,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推出的“北疆文化·匠心传承”内蒙古非遗文创巡展让前来参观的游客眼前一亮。“能够看到这么集中的内蒙古非遗展品进行展示,让我们外地人全面地了解内蒙古的文化,增长了知识,真是不虚此行。”来自广州的游客孟雨欣说。

1580余种非遗展品的展示,阵容之强大不仅在游客心中形成了内蒙古文化矩阵,还展示出内蒙古的文化脉络与精髓。据统计,此次非遗展览吸引游客约24万人次。

内蒙古各地多层次、立体化宣传内蒙古文化和旅游资源,推介产品,持续做热假日旅游市场。携程大数据显示,内蒙古中秋、国庆假日旅游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超3倍,跨省订单占比超五成,跨省游订单量同比增长282%。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在“双节”期间主打与游客互动体验式的新旅游场景,在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为游客创造美好体验。

重温“昭君出塞”,将游客带入历史的长河之中,感受民族团结的不朽故事。来自湖北的游客李红说:“站在古朴的塞上老街,看昭君的和亲故事内心十分激动,喜欢这样的沉浸式演出。”

据了解,“双节”期间,呼和浩特市接待游客将近370万人次。本地人张峰说:“能在家门口参加这么多精彩的文旅活动真好,不用出远门,假期就很精彩!”

出行有充足的票务保障,才能游得安心。在呼和浩特市东站工作的票务员韩雪正在为两位出行的游客改签抢票,一个多小时眼睛一直紧盯着出票信息,最终抢票成功。两位游客十分感激地说:“内蒙古人热情又善良。如果没改签成功,会耽误我们下一站的出行计划,真是太感谢了。”

面对游客的致谢,在票务组工作了12年的韩雪微笑着表示,这是她应该做的。“火车站是文明的窗口,只有用真情服务旅客,才能让旅客爱上内蒙古。”韩雪说。

来到内蒙古不仅能感受到当地人的热情,更有让人难忘的乡情。首屈一指的“金色胡杨林”、一望无际的响沙湾、一泓碧水倒映着青山绿树的天池……山水林田湖草沙如今以全新的姿态诠释着内蒙古的发展,呈现着内蒙古的大美。

位于内蒙古河套地区的巴彦淖尔市文化资源富集,当地在节日期间推出的“黄河黄 河套富 草原美”紧扣黄河文化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吸引线上线下90万名游客参与其中。

中国马铃薯之都乌兰察布在双节期间陆续推出的文旅活动也赢得了游客的驻足体验,如乌兰察布之夜等多项文化旅游活动,现场游客参与度高、反响好,共吸引市民游客30.56万人次,带动消费8685.08万元。位于内蒙古最西端的阿拉善盟,十月不仅是丰收的季节也是创收的季节,当地依托资源优势举办第二十四届额济纳金秋胡杨生态文化旅游节、2023年阿拉善英雄会、第十九届巴丹吉林沙漠文化旅游节,带动阿拉善旅游人次和收入大幅增长。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双节期间,内蒙古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正常开放,让书香为节日添彩。“头一次来内蒙古旅游,虽然之前做了攻略,但是难免遇到一些想要了解的故事,能够在图书馆里找到答案,也是在旅行中的收获。”来自安徽的游客张倩说。(中国文化报 记者王慧)

编辑:张芮(实习)    责任编辑:钱嘉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