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对于保山市施甸县仁和镇菠萝社区的村民来说,最欣喜的一件事应当是村里竟然建起了一条漂亮的街子,这条街子临河而建,商铺古色古香,各种小吃、农特产品云集,不仅让往昔冷清的小村庄逐渐热闹起来,同时也在当地村民中兴起了一股小小的创业风潮,这条街就是被当地人称为“百年老街”的官市街。
官市街曾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节点,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2023年,菠萝社区在沪滇项目的支持下,铺起了石板路、绿化了河堤、亮起了景观灯、建起了商铺,将茶马古道商旅文化、农耕文化、龙狮文化及地方特色美食有机融合,大力发展农文旅产业。看到村子里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不少年轻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在官市街开启了他们的第二职业。
仁和镇菠萝社区5个自然村21个村民小组,人口1049户4756人,当地群众主要收入来源于养殖、土地流转租金及务工。村子里恢复了百年老街,不仅给年轻人提供了就业平台,还带动了乡村产业的发展。
今年30岁出头的李云月,是菠萝社区大河口一组村民,白天在镇里的集市卖服装,晚上就来这里卖烧烤。“很高兴我们村子能建起这么一条漂亮的官市街,我是一个爱好美食的人,所以我选择来卖烧烤。”李云月说。
在县城上班的赵海英是菠萝社区官市一组村民,今年1月在自家地里搭起了大棚,开始养殖蚂蚱,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她慢慢摸索出一套较为成熟的生态养殖技术,养殖出来的蚂蚱个头大,深受消费者青睐。“大家看到我们这个棚里的蚂蚱是今年八月份放的种,到现在的话已经一个多月,预计再过半个多月就能产卵了。虫卵主要销往安徽、山东,今年预计产量1000斤左右,收入预计5万元至6万元,成虫也就是我们的食用蚂蚱,主要是销往周边村寨和官市街的烧烤一条街,预计收入2万元至3万元。”赵海英说。
据介绍,新的官市街建成后,不仅给年轻人提供了舞台,也吸引了村子里一些有经验的创业者。菠萝社区杨家村村民蒋金凤,今年55岁,她从事过土特产买卖、养殖、青瓦加工等职业,看到村子的发展日新月异,村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她专门学习了理疗技术,开起了养生馆。一开始,她还很担心会不会有市场,但是一年下来,来做理疗的人还挺多,这让她对这个行业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一年多以来,因为做的人也越来越多,收入也趋于稳定,现在我对这个理疗行业是越来越有信心了。”蒋金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