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昆明日报 记者徐剑)10月17日,“开好局、强信心、促发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普洱专场发布会在海埂会堂举行,普洱市人民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相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党的二十大以来,普洱市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紧扣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系列三年行动计划,一体推进“三大经济”,全面建设旅游城市,全力稳经济、增动能、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以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检验主题教育成效。2022年,普洱市地区生产总值1073亿元,增长3.1%,投资、消费保持稳定增长,就业形势稳定向好,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今年前三季度,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左右,经济运行呈现持续恢复向好态势。如今的普洱大地,人心思干、人心思进的氛围日益浓厚。
据介绍,普洱市始终把一切为了农民特别是脱贫人口增收作为鲜明导向,因户因人精准帮扶,建立实实在在的联农带农益农联结机制,让农民增收有“方”、农业增效有“路”。
普洱市突出严守一条底线,用好“村级动态排查、乡镇半月研判、县区每月调度、市级定期督查”机制,脱贫户和三类监测人员“双绑”覆盖率分别达94.4%、98.4%,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5.4万个,183个帮扶车间吸纳脱贫劳动力3315人,消除返贫风险1.7万户5.7万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7.8%、17%。
抓牢两个关键,突出产业和就业,实施产业帮扶项目425个,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6.3万人,9个科技服务团驻扎脱贫县助力产业增收,涌现出“佤山歌舞者”“普洱咖啡工”等叫得响的劳务品牌,孟连创新“334”利益联结机制发展牛油果产业、澜沧沪滇协作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为企业订单式输送劳动力的做法得到省委肯定。
健全三项机制,以“党建+”“双绑”和“三变”联结机制为抓手,大力实施村集体经济强村工程,普洱市78%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0万元以上,培养3313名致富带头人带领群众增收致富,联农带农工作更加全面、成效更可持续。
同时,普洱市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对外开放合作,持续提振市场信心,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
普洱咖啡出口拓展至菲律宾、阿联酋及沙特阿拉伯等国家,1月至8月口岸进出境货物和人员分别增长42%、245%。边民互市贸易额增长48%。建成镇沅恩乐、江城勐康、孟连朗勒冷链物流园。中老铁路普洱段累计运送旅客730.3万人次、货物179.5万吨。
坚持政企双月见面会机制,普洱市建立纾困主管和政策专员制度,帮助13万户经营主体获得贷款245亿元,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余额突破100亿元,经营主体总数达29.4万户、同比增长15.1%,其中“四上”企业831家。
坚持“链式思维”抓招商,普洱市搭建招商引资全过程服务数字化平台,对关联企业和入库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签订产业招商投资协议68个,科大讯飞、中福海峡等项目成功落地,与得斯威、正大等国际企业签订合作协议,1月至8月引进市外产业招商到位资金78.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