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云南已建成432个“老年幸福食堂”
都市时报    10-19 08:01:45

10月18日,云南省民政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省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助餐服务方面的工作情况。

据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建设养老机构1168所,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82.25%,累计为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超过60亿元。截至2023年10月,云南省建成432个“老年幸福食堂”,2023年以来累计服务老年人800余万人次。

养老服务

累计发放高龄津贴超60亿元 惠及96万名老年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各级财政累计投入养老服务专项资金124.16亿元,其中省级财政投入82.25亿元。各级福彩公益金的55%以上,用于养老服务发展。截至目前,云南省建设养老机构1168所、街道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85所、社区养老设施(站点)12372个、老年幸福食堂(助餐点)432个,实现每个县(市、区)建有一所县级失能特困供养服务机构。全省共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床位18万张,比“十二五”末增长46.34%;护理型养老床位占养老机构总床位的62.31%,比“十二五”末增长42个百分点;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82.25%,比“十二五”末增长57个百分点。全面建立80周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制度,累计为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超过60亿元,惠及96万名老年人。建立经济困难老年人服务补贴和特困老年人护理补贴制度,惠及23万名老年人。

深入推进养老服务“放管服”改革,全面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实行备案管理制度。在全国率先统一公办民办、内资外资养老服务扶持政策标准,不同的所有制养老机构享受同等的税费、补贴、人才等政策待遇。2020年起,省级每年安排1.55亿元,重点用于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发展,制定多项扶持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养老服务资金40.55亿元,全省社会力量运营养老床位4.2万张,占运营养老机构床位总数的44%。

利用云南的优势,与广东、吉林、贵州、重庆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旅居养老联盟,开发云南4条旅居线路,推出50多家高品质旅居养老服务机构,大力发展休闲养生健康养老、“候鸟式”养老等产业,打造“七彩云南,养老福地”品牌。

实施“康养云师傅”培训计划,对参加培训人员给予700—1400元补贴,完成培训养老护理人员7.2万人次,连续3年开展全省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

实施“经济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行动,省级按照户均3000元的补贴标准,支持全省经济困难的失能、高龄、残疾老年人家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目前,全省已完成3.4万户改造任务,有效提升了老年人居家安全环境。

推动3种“医养结合”模式,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达141家,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约率达98%,养老机构照护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成立省级养老服务标准化委员会,制定一批省级养老服务行业标准,对327家获得等级的养老院进行表彰、授牌,按所达等级给予资金激励。集中开展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专项整治行动、打击整治养老服务诈骗专项行动,切实守护老年人的“养老钱”“救命钱”。

助餐服务

统一规范老年助餐机构

命名和标识

截至2023年10月,云南省已建成432个“老年幸福食堂”,2023年以来累计服务老年人800余万人次。

2021年起,云南省推动实施了“新时代老年幸福食堂”建设行动,探索“市场主体+社区食堂”“物业企业+小区食堂”“中心带站联点”“公建民营”“赶集食堂”“集体经济补助”等多种助餐服务模式,为老年人就餐提供便利、创造条件。

省民政厅对全省老年助餐机构的命名和标识进行了统一规范,命名为“某某社区(村)老年幸福食堂”,并制定全省统一标识标牌,提高了辩识度,方便老年群众寻找和就餐。加强规范管理,推动老年幸福食堂适老化改造,加大“明厨亮灶”建设力度,加强食品安全、消防安全、资金安全等综合监管,让老年人省心又安心。加强标准制定,积极规范老年幸福食堂建设标准,让老年食堂建设运营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加大资金扶持,省级建立了老年幸福食堂建设补助制度,根据新建、改建、挂牌等不同方式,分别给予3万—20万元不等的资金补助。加强数字化建设,指导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构建完善“老年食堂地图”模块,努力实现让老年人在手机上就能够一张图找得到食堂、一张菜单方便订餐、一键支付结算。

省民政厅综合考虑区域老年人口规模、就餐需求等因素,结合新建居住区和老旧小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补齐工作,按照“一刻钟”就餐服务圈合理布局,鼓励引导综合利用公共服务设施、社区闲置资源无偿或低偿用于老年助餐服务。对就餐送餐服务实行差异化补贴或优惠,并在老年人给付就餐费用时给予适度优惠,让老人服务可获得、价格可承受,还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送餐上门服务。

为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云南省强化养老护理员培养培训,要求各地根据需求制定养老护理员培养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所有养老护理员每年参加岗位技能培训。推进养老领域产教融合,鼓励有一定资质的养老服务机构挂牌建立养老服务实训基地。探索建立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入职津补贴制度,保障和提升从业人员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逐步增强养老服务人员的职业吸引力,优化全省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结构。(都市时报 全媒体记者孙文洁)

编辑:洪俊杰    责任编辑:钱嘉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