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城,你是否常常在街头巷尾中“偶遇”一身黑装的他们?常常在夜色阑珊处,与“特警”字样的后背擦肩而过;常常在万家灯火时,看到执勤驻守的“呆萌小黑车”。只要你需要,他们时刻出征,这满满的安全感,来自力挽狂澜的昆明特警!
每个特警都有自己的“第一次”,提起这些“第一次”,有时,他们的心是软的、鼻是酸的、眼是咸的、腿是麻的。
第一次开枪
人物:“老A”
年龄:39岁
警龄:17年
狙击射击练习就像一盒巧克力,你不知道下一块会是什么味儿。屏息凝神目光10余年,汗水浸透藏蓝10余年,枪声回荡耳畔10余年,狙击射击不“欠东风”!最无畏的勇敢,总是在危急时刻。对于狙击手来说,每一颗射向凶手的子弹,都是对正义的诠释。
“我希望永远不开第一枪,但我时刻做好开第一枪的准备。”他用“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十足自信,践行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就是这样的“第一次”,让他的目光更加笃定。
第一次“与尸体亲密接触”
人物:“超人”
年龄:35岁
警龄:11年
纵身一跳的瞬间,他已将恐惧置之度外。2021年的寒冬,在打捞一具尸体的过程中,他穿上“蛙人”潜水服,闭着眼第一次跳入冰水中,水那么深沉、那么安静,安静到只能听到自己呼吸、心跳的声音。在能见度近乎为零的黑暗中摸索,被水呛到呼吸困难,长时间寻找后,突然一具尸体的脸已与他“亲密接触”,他最终克服恐惧,镇定地拉着尸体一起上岸。
就是这样的“第一次”,让他的内心更加沉稳。
第一次“拉住她的手”
人物:“少帅”
年龄:25岁
警龄:3年
“你要相信警察叔叔,有任何问题我都会帮你。”他站在窗子边一个多小时,穷尽一切词汇,只为救出暗夜里寻短见的她。
2023年4月的一天晚上,一名年轻女孩骑在10楼高的窗子上欲轻生。他挺身而上,与女孩展开了一场“活下去”的谈判,一个多小时,他讲得口干舌燥,却带来了希望的光,他站僵了身子,却搭起了连接两颗心灵的桥。最终女孩选择将那双稚嫩的小手伸向他,他拉住她的手,将她抱下冰冷的窗。
其实,他还拉过很多人的手,有年幼的、有年迈的,帮他们走出困境、穿过马路、挺过危险、找到家人……
就是这样的“第一次”,让他的双手更加有力。
第一次“跳河”
人物:“辉哥”
年龄:48岁
警龄:27年
这个有时走路都要扶墙的人,关键时刻,他却比死神跑得还快;这个蹲下后就站不起身的人,危急关头,他却比年轻小伙还有力;这个因病怕寒的人,千钧一发,他却像箭般扎进冰冷的河水。
2019年,因腰椎间盘突出、颈椎变形,导致辉哥平时怕寒怕冷、有时走路都要扶墙。那天,他却跳进冰冷的河里,将失去意识的男子救上岸,来不及处理脚部鲜血直流的伤口,又与战友轮流给男子做了10多分钟心肺复苏,男子恢复意识时,辉哥这才发现自己的腰已经麻木得直不起来。
就是这样的“第一次”,让他的内心更加坚定。
第一次“听到为自己唱的歌”
人物:32号车“龙警官”
年龄:49岁
警龄:27年
2023年初春,龙警官收到一段特殊的视频:“跟你涉过冰冷的河流,患难同牵手,跟你走过坎坷的小路,从春走到秋……”这是视频里的老人唱来感谢他们的歌。原来当天,32号机动车的龙警官和同事为辖区某酒店的100多名老年团游客解决纠纷,并帮他们协调回住地的车辆。第一次收到老人们特意为自己唱的歌,龙警官心里无比激动和满足。
就是这样的“第一次”,让他的笑容更加灿烂。
每一个“第一次”,都在“惊涛骇浪”后,回归平静。也许这就是每一个“第一次”给予他们最无畏的勇敢。
但他们的勇敢,不是无所畏惧,而是心怀畏惧却义无反顾!
这就是昆明特警最真实的样子,这才是人民警察应该有的样子。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马雯
部分内容综合昆明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云南省公安厅新闻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