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至11月1日,2023年禄劝县沪滇协作成果媒体行活动走进禄劝县,人民网、云南日报、昆明日报、昆明信息港等10余家中央省市媒体负责人及记者编辑到禄劝,见证昆明禄劝县与上海市普陀区结为“携手奔小康”东西部扶贫协作单位以来,在人才交流、劳务协作、教育帮扶、医疗援助、产业协作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援建项目成效显著,产业协作不断深入
六年来,普陀区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01余亿元(财政帮扶项目资金1.39余亿元,其他帮扶资金0.62余亿元),先后实施帮扶项目164个,涉及产业发展、农村建设、医疗、教育等方面。目前,黑山羊产业项目基本形成保种育种、规模养殖、屠宰加工、冷链物流的全产业链。高原特色水果产业基本实现育种、组培、分拣、包装、冷藏的全产业链。针对禄劝优势资源和自然禀赋,普陀区积极协助引入龙头企业,为发展壮大禄劝村集体经济,实现脱贫人口稳定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以“传帮带”为抓手,着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禄劝积极协调对接两地互派党政干部挂职锻炼和跟班学习、专业技术人员援建和进修深造、组织开展教育培训,有力促进两地干部人才经验互学互鉴、思想交流碰撞、事业携手共进。截至目前,普陀区共选派4名党政干部和2名事业人员到禄劝县挂职和负责东西部协作联络工作,选派15名专业技术人员(医生9人、教师6人,1名教师两度选派)开展教育和医疗援建,4家学校和3家医院结对帮扶禄劝县学校和医院;禄劝县共选派17名党政干部、40名专业技术人员到普陀区学习锻炼和进修深造,组织600余人次党政干部及教育、医疗等领域专业技术人才赴普陀区培训学习。两地产业互补、人员互动、技术互学、观念互通、作风互鉴成效明显,为推动禄劝县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目前在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红军小学担任数学老师的宋文超老师是第二次来禄劝开展教育援建,2021年至2022年他第一次报名来到禄劝教学,今年8月27日,在禄劝教育局领导邀请下,他再次奔赴禄劝,他认为这边学生更纯朴。到禄劝后,宋老师在做好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也积极联络上海学生家长寄书捐赠给学生。
“禄劝现在医疗硬件条件很好,但是软实力还是略有薄弱。”到禄劝县第一人民医院的援禄医生许岚说,“后续将以“传帮带”为主线,架好“普禄桥梁”,促进妇产科学科建设、开展手术示范带教、危重产妇救治等技术交流,同时提高群众健康意识。”
现任云南禄劝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安全环保局局长邓鹉,2022年8月到上海普陀区规划局学习锻炼1年。他表示,学习锻炼中锤炼了党性、提升了工作能力、开拓了视野、对工作作风、工作目标有了更高要求,更加注重规划。
农村劳务力转移就业,为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8年以来,普陀区人社局与禄劝县人社局始终以劳务协作为载体,以劳务输出为抓手,以务工增收为目的,紧紧围绕脱贫攻坚这一主线,通过送岗上门、送教上门、开展稳岗服务、开展“政校企”合作、开发乡村公益岗、给予资金帮扶等六项措施助力农村劳务力转移就业。通过沪滇劳务协作,六年来禄劝县共向上海转移就业341人,其中脱贫劳动力278人。向其他地区转移就业5514人次,其中脱贫劳动力4090人次。使5800余名农村劳动力通过务工增收,为禄劝县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消费帮扶提档升级,高原特色农特产品走向上海市场
目前,累计有40余家本土农业企业赴上海参加农特产品展销会,推动禄劝农业企业参与“百县百品”申报评选,共认定扶贫龙头企业12家,认定扶贫产品20款。不断搭建市场平台,拓宽销售渠道,通过线上线下推动禄劝优质牛羊、生鲜产品、特色水果、野生菌等农特产品走向上海市场。(昆明信息港 记者邓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