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图集】美国飞虎队老兵及其后代赴滇重温飞虎队历史
昆明信息港    11-04 11:00:16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刘欣琳 张玉玲 11月2日,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格林,飞虎队老兵莫耶、麦克马伦一行乘飞机抵达昆明,开展为期三天的访问。

11月2日下午,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代表团抵达昆明后随即至昆明市博物馆参观飞虎队纪念馆。

1

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一行在昆明市博物馆飞虎队纪念馆前合影留念。昆明市博物馆自2009年开始筹备“长空飞虎——飞虎队文物展”,2012年展厅正式对外开放,共征集、收藏2000余件珍贵实物、书籍、照片及影像资料。记者/张玉玲 摄

2

现年103岁的飞虎队老兵哈里·莫耶。1944年,莫耶加入中国空军美国志愿航空队(即飞虎队),驾驶P-40“战鹰”战斗机在中国执行了一系列任务。记者/张玉玲 摄

3

百岁飞虎队老兵莫耶在昆明市博物馆飞虎队纪念馆前的留言簿上签字留念。记者/张玉玲 摄

4

昆明市博物馆飞虎队纪念馆内藏品。记者/张玉玲 摄

11月2日晚,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代表团赴滇缅大道参观援华美军空军招待所旧址和飞虎队司令部旧址。

5

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代表团访问援华美军空军招待所旧址。记者/张玉玲 摄

6

援华美军空军招待所旧址。记者/张玉玲 摄

7

这里曾经是飞虎队员在昆明驻扎的营地之一。当时援华美军空军招待所为了保密,对外统称“美军第一招待所”。记者/张玉玲 摄

结束第一天行程后,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代表团于11月3日上午至昆明市外国语学校参观。

8

昆明市外国语学校。2002年,美国驼峰飞行团老兵二次到访该校,并根据专家倡议在驼峰航线的起点昆明建立一所纪念驼峰空运的学校,昆明市外国语学校于是被设立为“中美驼峰空运纪念学校”,并在校内设立“驼峰精神永存”纪念碑。记者/张玉玲 摄

9

昆明市外国语学校内的“驼峰精神永存”纪念碑。1942年5月,日军切断了中国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滇缅公路,中美政府决定紧急开辟一条从印度到中国的空中航线以确保物资供应。由于航线途经的喜马拉雅山脉绵亘起伏,形似骆驼的驼峰,因此这条航线被称为“驼峰航线”。记者/张玉玲 摄

10

昆明市外国语学校的学生代表用英文祝愿老兵莫耶健康长寿,103岁高龄的莫耶(左二)听到后开心地鼓掌。记者/张玉玲 摄

11

飞虎队老兵莫耶(右一)和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格林(右二)在昆明市外国语学校内的“驼峰精神永存”纪念碑旁种下中美友谊树。记者/张玉玲 摄

12

飞虎队创始人陈纳德将军的外孙女嘉兰惠(左二)和飞虎队老兵莫耶(左三)与校方代表在中美友谊树旁合影留念。记者/张玉玲 摄

13

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代表团在昆明市外国语学校观看由云南省飞虎队研究会歌剧团表演的飞虎队历史音乐剧《翠堤长虹》。记者/张玉玲 摄

14

飞虎队创始人陈纳德将军的外孙女嘉兰惠观看表演后起身竖起大拇指。1936年,陈纳德被宋美龄任命为中国空军顾问,帮助建立中国空军。1941年,陈纳德在昆明组织美国志愿航空队(亦称“飞虎队”),在中美抗战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记者/张玉玲 摄

15

云南省飞虎队研究会歌剧团演员向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代表团献花。记者/张玉玲 摄

16

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代表团与现场师生和歌剧团演员用中英双语共唱《友谊地久天长》。记者/张玉玲 摄

11月3日下午,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代表团赴呈贡参观呈贡机场旧址和飞虎队呈贡机场居住旧址。

17

陈列于呈贡机场旧址的石碾子。呈贡机场是抗战期间“驼峰航线”上的重要机场,也是陈纳德将军率领的美国志愿航空队援华空军“飞虎队”的驻地之一。1940年,呈贡人民在修建机场时便是用这些自己打制的石碾子碾压机场跑道。记者/张玉玲 摄

18

飞虎队老兵莫耶在参观呈贡机场旧址时神采奕奕。记者/张玉玲 摄

19

呈贡区昆明飞虎小学的学生向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代表团献上来自“亚洲花都”呈贡的鲜花。记者/张玉玲 摄

20

这里曾经是飞虎队员在昆明驻扎时居住过的地方,现由昆明中药厂使用。呈贡区人民政府于2012年将飞虎队呈贡机场居住旧址公布为一般不可移动文物。记者/张玉玲 摄

21

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代表团和昆明飞虎小学师生在飞虎队呈贡机场居住旧址前合影留念。记者/张玉玲 摄

编辑:俞逍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