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标准农田,关系着国家粮食安全,是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近年来,西盟县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为实现农业产业兴旺、农民丰收富裕、农村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土地基础。
走进新厂镇新厂村、阿莫村,一排排整齐的高标准农田映入眼帘,一片片绿油油的甘蔗、玉米长势喜人,一条条崭新的机耕道串起了一块块山间梯田,新修建的排水沟渠穿插其中,崭新宽阔平坦的机耕道给村民秋粮采收、秋种耕作都带来了便利,村民们拍手叫好。
“以前我们的产业路不好走,下雨天经常塌方。现在好了,排水沟渠整治完善了,水都排到沟里,道路好了,我们拉肥料、收包谷、拉甘蔗、出行方便又安全,为我们增产增收提供了很好的安全保障。”新厂镇新厂村一组村民岩生说。
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填平补齐”原则,西盟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灌排设施、田间道路、整治田块……合理布局土地整形、配套沟渠、路、管涵等设施,并广泛征求村组干部及群众意见,多次修改调整后,科学编制项目实施方案,为项目顺利实施打下了基础。
眼下正值无筋豆种植时节,走进勐卡镇莫美村的田间地头,到处是村民忙碌的身影,整地开沟、施肥、覆土盖膜、放种……忙得不亦乐乎。从高空俯瞰,一道道覆盖好的地膜仿佛大地的琴弦,正演奏着产业发展的进行曲,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项目,我们的田地扩宽改平了,修路配水沟,改善了我们灌溉条件,机械化的耕种减轻了产业投入压力,我们第一季种玉米,第二季种水稻,第三季种无筋豆,地里的农作物从一年两熟到一年三熟,增加了我们的经济收入。”勐卡镇莫美村九组村民娜行说。
小并大、短拼长、陡变平、弯改直,“粮田”变“良田”。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加快推进,农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耕作条件更加便利,进一步推动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夯实了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
“我们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将高低不平、分散零碎的地块改造成适合大中型农业机械下田耕作的高标准农田,大大降低了人工、田间管理等生产成本,改写了‘靠天吃饭’的历史,提高了粮食单产,保障了粮食总产量。”西盟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工作人员曾新荣说。
截至目前,西盟县建成高标准农田14.4万亩,预计年底将完成15.8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建设,极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形成较完善的田间道路系统和农田灌溉系统,农业生产能力随之大幅度提高,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放眼西盟乡村,土地平整并集中连片,田间机耕路宽阔平坦,大小沟渠纵横相连,一幅“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农业画卷正徐徐铺展。(西盟县融媒体中心 奚川江 陈龙汝男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