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张必明,11月7日在“昆明消防这五年”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全市卫生健康系统认真学习国务院对北京长峰医院的调查报告,深学细研起火原因,汲取事故教训,并持续采取四个方面的措施,提升医疗机构火灾防范能力。
张必明介绍,截至2022年末,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5818个,其中医院32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5393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58个,其他卫生机构46个。此外还有托育机构137家,托幼一体机构92家。这些地方是人员密集、空间相对封闭的公共场所,发生火灾后,极易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
昆明市卫生健康委一贯重视医疗机构的消防安全工作。一是从严落实行业主管部门责任。卫健委党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讲话及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学习《医疗机构消防安全管理九项规定》《昆明市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安排部署安全生产工作。按照市安委会和消安委“三管三必须”的要求,今年以来针对全市医疗机构累计开展了13次消防隐患专项排查整治,采取联合整治、约谈曝光、行业惩戒、督办问责、整改销案等办法,推动形成有效整治闭环,最大限度维护全市医疗机构消防安全环境。截至10月底,检查共发现1800余个隐患问题,已经完成整改。
二是压紧压实医疗机构消防主体责任。每年组织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多轮次自检自查,进行消防安全风险评估,做好风险隐患分级管控和排查治理“双重”整治工作;督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建立日常巡查制度,常态抓好住院病房、高压氧仓、化学品仓库等重点部位管理,督促医疗机构切实消除火灾隐患,强化消防安全监督管理。
三是持续强化消防安全培训演练。每年都要联合市消安委组织开展卫健系统消防安全培训,普及掌握消防知识技能;在各医疗机构建立健全“凡入院、必培训”工作机制,新人上岗前均安排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定期组织火灾处置应急演练,以初期火灾扑救、疏散逃生为重点,确保紧急状态下能够做到有序疏散、有效处置。
四是持续推动医疗机构开展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组织全市医疗机构开展消防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对标对表落实各项措施要求,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加大消防安全投入力度,提升“人防、物防、技防”水平。着力培养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明白人”和专业化消防安全管理队伍,推动创建工作稳步实施。目前此项工作正有序推进中,力争明年实现全覆盖。(昆明信息港 记者江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