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上午,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民用航空局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开幕式现场。雷桐苏 周灿 黄兴能 胡妤雅 摄
开幕式上
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王宁发表致辞
与大家分享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旅游的本质,是寻找和体验别样的幸福生活。当今世界,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很多网友和游客都说,选择云南旅游,就是想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这种生活有很多选项,总有一款适合自己。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是一种生态绿色的生活
云南之美,天生丽质、独具魅力。
西双版纳望天树景区。供图
大理洱海湖面海菜花荡漾。资料图
泸沽湖。图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这里,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苍山洱海的风花雪月、泸沽湖雨过天晴般的纯净,让人流连忘返、沉醉其中。
亚洲象
数千只红嘴鸥在海埂大坝飞翔。来源:云南网
这里,亚洲象的“北上南归之旅”,红嘴鸥漂洋过海的春城之约,演绎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
游客在大理环洱海生态廊道上骑行。丁怡全 摄
这里,绿水青山、蓝天白云,空气清新、可以畅快呼吸,成为越来越多户外运动的目的地、国际赛事的首选地。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是一种多姿多彩的生活
云南是生命起源、人类演进的见证地。
澄江化石地发现的寒武纪动植物化石。澄江市融媒体中心 供图
恐龙化石。楚雄州委宣传部 供图
元谋人遗址。图源:“元谋发布”微信公众号
这里,有5亿年前的澄江寒武纪古生物群化石,有1.9亿年前的侏罗纪禄丰恐龙化石,有170万年前的元谋人遗址。
阳光照耀下的景迈山。陈飞 摄
这里,史前文化、古滇文化、南诏文化、大理文化、红色文化等交相辉映,拥有“三江并流”等3项世界自然遗产、景迈山古茶林等3项世界文化遗产、建水等8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诺邓等777个中国传统村落,处处展现着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史。
这里,一天吃四季、餐餐味不同,尝云花、喝云茶、品云咖、吃云果、食云菌,成为旅游打卡必选项。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是一种和谐幸福的生活
云南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缩影。全省总人口4700万,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三分之一。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独龙江乡。王冠森 摄
进入新时代,在中国共产党和习近平主席的坚强领导下,全省933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一个民族都没有掉队,每个人都过上了好日子。
欢度泼水节
彝族刺绣。楚雄州委宣传部。供图
长期以来,各民族亲如一家,共同传承着泼水节、火把节、赛装节等民俗节庆,延续着彝族刺绣、白族扎染、傣族孔雀舞等非遗技艺,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瑰宝。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是一种开放包容的生活
云南是“一带一路”西南方向的重要纽带。
第7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7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上,“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精彩不断
从2000多年前的“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到上世纪的滇越铁路、滇缅公路,再到近年来的COP15大会、南博会、腾冲科学家论坛、全球华商聚云南等重大活动,云南与周边国家和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中老铁路旅客列车。杨林 摄
美国人林登在大理喜洲依托白族老院改造的喜林苑喜迎八方来客
2021年12月,中老铁路通车,从中国昆明至老挝万象实现了朝发夕至,云南成为中国连接南亚东南亚最便捷的陆路通道。每年有不少海内外艺术家和旅游爱好者,来云南采风、研学、旅居,很多人从游客变成创客,成为常住的“云南人”。
什么是“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相信每个来云南的人
都有不同的答案
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惊喜”
统筹:曹璐 包涛 吴珺
设计:蔡陈晨
编辑: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