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下午,云南省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新闻发布会在云南海埂会堂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云南省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年底前将基本建成覆盖省州市县乡村的应急广播体系;应急广播已经在暴雨、洪水和地震救援,以及宣传、民生等领域屡立“战功”,市民可通过三个渠道接收应急广播。
年底前全面覆盖省州市县乡村
应急广播是指利用广播电视、网络视听等信息传送方式,向公众或特定区域、特定人群发布应急信息的传送播出系统,是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国家政策宣传、应急管理、社会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打通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实现精准动员的重要渠道。在紧急情况下,发布事故灾害风险预警预报、气象预警预报、突发事件、防灾减灾救灾、人员转移安置等应急信息。平时可开展政策宣传,播出丰富的音频节目,丰富群众生活,服务基层社会治理。
2022年1月21日,云南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全省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意见》,对全省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阶段性目标和主要任务作出安排部署,文件明确提出,统筹利用广播电视资源,完成省、州(市)、县三级应急广播平台建设,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应急广播主动发布终端全覆盖,实现全省应急广播体系一张网运行、一体化管理。
“通过全省共同努力,我省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云南省广播电视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蔺斯鹰介绍说,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13个州(市)级平台、129个县级平台、1417个乡镇级前端、14000多个行政村级前端、10.5万个主动发布终端,91个县实现了20户以上自然村终端全覆盖,提前2个月超额完成了惠民实事建设任务。剩下的项目正在抓紧推进,年底前将基本建成覆盖省州市县乡村的应急广播体系,可提前2年完成国家和云南省“十四五”规划建设任务。
在暴雨洪水政策宣传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应急广播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对此,蔺斯鹰说,已建成的应急广播累计播发信息90余万条(次),在应急管理、疫情防控、防灾减灾救灾、政策宣传、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服务应急管理。暴雨、洪水等极端天气来临之际,利用应急广播系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导群众有效应对,保障人员安全,降低财产损失,助力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今年8月,红河州屏边县在特大暴雨前,利用应急广播提前预警,成功转移暴雨强中心白河镇群众53户134人,无人员伤亡。德宏州盈江县在“7·28”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利用全县应急广播系统及时播报雨情、汛情及气象、地质、山洪预警信息。丽江市宁蒗县在“1·02”地震发生后,全县312只大喇叭及时播放地震防灾减灾知识,通知震中地区群众撤离至安全区域,防止余震等带来的次生灾害。
服务宣传管理。通过开设专题专栏、播放公益广告等方式,全面广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如文山市开设《空中学习》《空中交响乐》栏目,通俗易懂解读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昭通市坚持贴近群众需求制作音频节目,制作播发党的二十大精神“苗语版”宣传音频。红河州用“汉语+苗语、彝语、壮语”的方式,每天定时推送党的二十大金句。德宏州盈江县创新开设“犀鸟空中课堂”,向农村老年人等群体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受当地群众欢迎。
服务民生需求。在县级应急广播平台统一播发信息的基础上,各乡镇、村结合当地需求播发信息。比如,昆明市石林县北大村大寨发布收取养老金、发放土地出租金、寻人启事等信息,为当地村民提供及时的民生服务。文山市开设展现乡村振兴发展变化的栏目《振兴路上》,积极宣传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等好经验、好做法、好项目,应急广播“空中引领”让乡村振兴与群众“零距离”。
服务社会治理。各地积极围绕党委政府重点工作及人民群众关注关切,加强政策宣传、公益广告宣传、法治宣传、禁毒防艾宣传、精神文明宣传及农技农科知识普及等,助力扫黑除恶、强边固防、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等工作落实,推动应急广播服务社会治理。比如,普洱市西盟县将53个抵边联防所接入应急智慧平台,让“小喇叭”在边境一线响起来。红河州金平县将应急广播与公安视频监控融合应用,交警可远程实时喊话进行交通管理。
市民可通过三个渠道接收应急广播
日常生活中,市民要如何接收应急广播呢?市民可以从三个渠道关注。
关注固定时段播发的信息。以县为单位,每天按照固定时段统一播出日常宣传信息,一般是早上、中午和晚上,有些县(市、区)是2个固定时段,有些是3个固定时段。播发的信息主要包括政策宣传、科普宣传、社会公告等信息。
注意本地平台播发的信息。在县里面统一在固定时段播发信息的基础上,一般乡镇、村结合本地实际,播发当地群众关心的信息,比如,公告、便民利民信息等群众生产生活所需的信息。
注意接收应急信息并采取措施。比如,在发生自然灾害及暴雨、寒潮、高温、雷电、洪涝等情况时,应急广播系统可通过大喇叭、音柱、电视机等发布预警信息,群众收到预警信息后,要及时进行转移避险,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
应急广播具有鲜明特点和优势
现在通信的方式很多,相比较而言,应急广播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优势。
覆盖广泛。应急广播覆盖大喇叭、音柱、电视机、公共大屏、手机等各类终端,比如大喇叭、音柱等终端现在全省已超过10万个,基本形成一张覆盖广泛的应急广播网络,能够通过一对多、点对面的传播方式,将信息传送至广大群众。
强制推送。绝大部分应急广播终端可保持全天24小时在线的可用状态。在发生突发情况时,大喇叭、音柱等终端将被强制唤醒,及时播发信息。
精准发布。通过应急广播管理系统,可对终端进行分级分区、精确寻址管理,按照信息的区域覆盖要求,实现按需定点精准发布。比如,可以精准发布到特定村寨、特定社区、特定场所。
平战结合。应急广播既能在紧急状态下迅速发布应急信息,也能开展政策宣传、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日常宣传,把政府的惠民政策传递到村村寨寨。在同时存在应急和日常信息发布需求的情况下,按照应急优先原则,应急类信息优先于日常类信息播出。
安全可控。所有播发的信息都是通过审核的,并且在播发过程中系统会进行自动存储,为后续开展信息溯源提供依据,这样确保播发的信息安全、可控。(春城晚报-开屏新闻 记者杨质高 实习生刘培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