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西南林业大学观鸟协会成员在滇池草海西岸拍摄到有“鸟中大熊猫”之称的青头潜鸭。青头潜鸭是雁形目鸭科潜鸭属的鸟类,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自2019年起,青头潜鸭已连续5年现身滇池流域。
▲11月28日,西南林业大学观鸟协会成员张亦同在滇池草海西岸拍到青头潜鸭。 张亦同摄
青头潜鸭为世界极度濒危鸟类,对栖息地生境要求较高,堪称“鸟中大熊猫”,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栖息地丧失、过度捕猎、人为干扰等一系列原因,青头潜鸭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全球数量仅1000只左右,2012年被列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极危物种,2021年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今年秋冬候鸟季期间,张亦同等西南林业大学观鸟协会成员曾陆续拍摄到彩鹮和厚嘴绿鸠等珍稀候鸟。张亦同表示,前几年要到滇池南岸的自然湿地才能观测到珍稀冬候鸟,而今年在环草海湿地就可以拍到,由此可见,湿地建设对鸟类的栖息分布至关重要。
据悉,西南林业大学观鸟协会是长江大保护“新滇青年”成长计划支持对象之一,该计划是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长江伙伴营”支持项目,由云南滇池保护治理基金会发起并负责执行,旨在孵化“新滇青年”,通过组织开展科学放流以及观鸟等系列活动,让新时代的大、中学生以多样化的形式参与长江大保护以及滇池保护治理工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贡献青春力量。
新闻延展
“鸟中大熊猫”今年春节首现主城区
随着滇池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被誉为“鸟中大熊猫”的青头潜鸭多次现身滇池湿地。2019年底、2020年底,滇池均记录到青头潜鸭的单只独鸟;2021年起,滇池多次反复记录到青头潜鸭。
2021年
3月31日,观鸟爱好者在晋宁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观察到一只雄性青头潜鸭,这在滇池湿地属首次发现。
12月28日,在晋宁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再次记录到一雄一雌2只青头潜鸭活动。
2022年
1月5日,摄影爱好者在晋宁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再次记录到了一雄一雌2只青头潜鸭。
10月13日,昆明鸟类协会常务理事王英与观鸟爱好者姜蕾,在晋宁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5号站附近的水域寻找鸟类时发现,一处偏远水域中有两只黑色水鸟活动。用观鸟工具观察发现,这两只水鸟跟鸟中青头潜鸭长得极其相似。后经晋宁区湿地保护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确认,这两只水鸟确定为青头潜鸭,为一雌一雄。
12月25日,云南野鸟会会员李继明,在晋宁区一湿地调查到滇池越冬鸟类时,发现一只青头潜鸭。
2023年
春节期间,青头潜鸭在昆明滇池草海干沟尾湿地现身。云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理事、2022—2023年度青头潜鸭越冬同步调查项目负责人陆建树表示,这次是首次在主城区记录到青头潜鸭。
(昆明日报 全媒体记者孙潇 都市时报 全媒体记者张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