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上午,第五届世界媒体峰会(云南分会场)暨第二届大象国际传播论坛在昆明开幕。会上,新华网正式公布“云南2022—2023年度国际传播热词”,热词分析借助新华睿思数据云图分析平台、大数据抓取与分析功能,对境外媒体和网民关注的云南热词进行梳理,并通过综合评估和排名,形成独有评估模型,总结出境外舆论场上最受关注的十大“云南热词”。
据介绍,2022—2023年度,“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中老铁路·磨憨”“旅游复苏”“云南咖啡”“中国—南亚博览会”“景迈山古茶林”“三大经济”“昆明斗南”“亚洲象”“丽香铁路”十个热词成为最能向世界生动展现云南国际形象的词汇。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云南省委书记王宁向全世界发出诚挚邀请,特邀大家来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从官方系列内外宣活动到民间“CityWalk”探寻体验,从民间舆论场的热烈讨论到国内、国际盛会倾情呈现,全方位宣介云南自然、人文之美,引发境外舆论广泛关注。
截至目前,全网有关“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信息超115万条,阅读量超210亿次,参与报道的境外媒体超630家,传播覆盖全球约30个国家和地区。
中老铁路·磨憨:2022年4月,云南省委、省政府决定由昆明市托管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磨憨镇,自此昆明成了全国首个拥有边境线和边境口岸的省会城市,优势凸显。截至2023年11月3日,境外涉“中老铁路·磨憨”相关信息超19300条,参与报道的媒体超500家。
旅游复苏:2023年,云南旅游迎来“开门红”。作为热门旅游目的地,云南抓住旅游消费强劲复苏的机会,持续创新旅游产品、业态和模式,推动旅游与多产业融合发展,展现出巨大发展潜力,令外媒瞩目,相关信息在海外舆论场超18300条。
同时,在云南昆明举办的“2023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吸引了7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助力云南再度成为媒体关注焦点。
云南咖啡:云南作为中国境内唯一位于黄金种植带内的咖啡种植区域,近年来凭借政策赋能、市场驱动、产业融合迈入精品化路线,其广袤的种植面积、庞大的销售市场逐渐成为国际媒体报道的焦点。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境外涉“云南咖啡”相关信息超17600条,参与报道的境外媒体约600家。
中国—南亚博览会:第7届中国—南亚博览会于8月16至20日在昆明成功举办,来自8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嘉宾,以及线上线下超3万家商户参展,引发外媒高度关注。其间,超320家境外媒体共发布相关内容13900篇次。
景迈山古茶林:2023年9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召开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将“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景迈山古茶林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该消息一经公布,被境外媒体重点报道,关联信息超11500条。
三大经济:“三大经济”作为加快云南省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核心逻辑是以资源换产业,以园区聚产业,以口岸推动产业融入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境外涉“三大经济”相关信息超10200条,境外媒体围绕资源互补、园区共建、经济发展回升向好等多角度聚焦。
昆明斗南:“七彩云南 世界花园”美名远扬,昆明斗南作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花卉交易中心,则成为云南鲜花乃至中国鲜花的代名词。
据不完全统计,“昆明斗南”相关主题被超680家境外媒体报道约9200篇。在海外社交平台上,中央媒体与云南本地媒体联动宣传,发布与“昆明斗南”相关的内容超8600条,通过高清图片、唯美视频传递鲜花与云南当地人民群众的故事,充分展现了云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亚洲象:云南一直致力于亚洲象的保护,采取栖息地改造恢复、监测预警、收容救护等一系列措施,在大象保护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有效助力亚洲象国家公园建设与发展。
自2021年象群“北上南归”引发海内外关注以来,境外媒体对亚洲象的报道热度不减。2023年,境外300余家媒体发布涉“亚洲象”相关报道约8700篇,聚焦云南大象的活动情况、生活习性、保护和研究工作。
丽香铁路:11月26日,云南丽江至香格里拉铁路正式开通运营。多家重要媒体重磅聚焦,引发日本《中文导报》、马来西亚《光华日报》、尼日利亚《每日时报》、中国香港《明声报》等超50家媒体关注。(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