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影专资办数据显示,截至11月13日,2023年度中国电影票房突破500亿元,成为继2017年首次突破该数字之后的再一次突破。这一数字充分表明中国电影强大的柔韧性以及发展的潜力,那么作为疫情后的全面复苏的第一年,中国电影究竟如何实现快速“解冻”?
我认为,首先是来自于国产影片崛起。财政部、国家电影局发布公告,2023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暑期档期间免征5%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基金,为电影市场复苏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仅暑期档就上映了约百余部影片,呈现出多题材、多类型的态势。根据灯塔数据显示,2023年电影票房前10位均为国产片,单片票房均突破10亿关口。开年春节档的《满江红》《流浪地球2》从演员阵容、制作班底到剧情结构、内容框架皆以高口碑、多话题领衔2023年票房总榜,位列一二;现实主义题材的《孤注一掷》《八角笼中》以及《消失的她》下沉宣发,围绕着现实话题,引发观众对电影和社会话题的热议;IP改编的《长安三万里》《封神第一部》为传统题材注入新的生机,不断吸引年轻观众走进电影院,助力市场复苏。国产影片成为了国内电影市场的主力军。
与此同时,进口片难以激起浪花,据灯塔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中,进口片票房前三为《速度与激情10》《巨齿鲨2:深渊》和《铃芽之旅》,票房均未突破10亿。系列电影《速度与激情10》票房显著低于前两部;向来口碑票房双丰收的“漫威系列”电影《蚁人与黄蜂女:量子狂潮》、《蜘蛛侠:纵横宇宙》、《黑豹2》票房皆不尽如人意;从筹备期开始便十分有话题度的《小美人鱼》更是惨不忍睹,票房仅有2051万元。从数据来看,进口影片单片票房占比有所下降,但其票房数据总量对总票房依然有着不小的影响。
其次,庞大的市场需求以及观影“硬件”的改善是电影产业快速复苏的基础。今年以来,从观影到演唱会、音乐节再到旅游,消费市场全面回暖,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进行文化娱乐消费。根据《2023强影之路》数据显示,2023年截至10月,新开影院数量660家,院线分布与城镇化水平和人口分布相匹配,4K、全景声等技术得到广泛推进应用,更具沉浸式的观影体验也吸引了大批新兴观影力量。
2023年最后一个月,正在热映的影片包括根据张桂梅事迹改编的《我本是高山》、曹保平导演新作《涉过愤怒的海》、合拍片《瞒天过海》热度稳定,此外,迪士尼百年特别动画电影《星愿》、忻钰坤导演新作《热搜》、双影帝梁朝伟、刘德华再度合作的《金手指》以及《海王2:失落的帝国》《饥饿游戏:鸣鸟与蛇之歌》两部引进片也将陆续进入影院。持续加大优质内容供给,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的消费需求,巩固好复苏势头,相信未来中国电影行业发展前景良好。(昆明信息港评论员 闫羽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