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昆港时评】多举措 全方面 确保“菜篮子”货足价稳
昆明信息港    12-20 11:20:35

近日,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赤水源镇银厂村的蔬菜基地里,村民们正争分夺秒地忙着收获翠绿的大白菜,随后称重并装车;山东莘县十八里铺镇农产品交易市场上,当地菜农早早赶来,推出新鲜的各类蔬菜;江西抚州市东乡区返乡创业人才示范产业基地,村民们也正忙碌着采收、分拣、装车,准备将雷竹笋外销……这些都是冬季蔬菜陆续上市的迹象,市场供应充足、活跃,百姓的“菜篮子”也更加充实。

蔬菜是城乡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它与基本民生和物价稳定密切相关。为确保今冬明春特别是元旦和春节期间的蔬菜供应稳定,农业农村部已经制定了相应的计划,并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承担起责任,引导有序地生产,确保“菜篮子”产品的供应充足,并强化产销对接,以保障农民的收益。以确保节日期间市场供应充足、质量安全可靠,让民众在特殊时期享受到平稳与安心。

蔬菜供应的充足与否以及其品质的高低往往与天气紧密相连。今冬明春,可能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可能会导致灾害性天气,对蔬菜生产造成直接影响。因此,一方面,需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工作,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关注可能发生的灾害,制定详细的应对计划,为相关生产活动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另一方面,要加强产销形势的分析和研判,及时警示市场的不正常波动,及早启动相关的预案。总的来说,只有提前监测和预测,才能够指导和帮助广大农民强化生产设施,改进水肥管理,有效地防治病虫害,从而更好地确保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保持生产的稳定,同时也需要平衡供给。不同种类和生育期的蔬菜在不同时间上市,因此需要注意合理安排蔬菜品种的结构、种植规模和上市时间,避免供应过剩或阶段性短缺,以促进均衡供给,为蔬菜供应提供稳定的保障。对于北方地区,需要稳定设施蔬菜的生产规模,增加冬春季节的鲜菜供应;而对于南方地区,需要充分发挥冬季的光热条件,扩大紧缺品种蔬菜的生产。这样才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需求,确保蔬菜供应的连续性。

然而,除了生产和供应之外,销售也至关重要。新鲜蔬菜从田地到市场再到家庭,需要顺畅的销售渠道。更重要的是,“菜篮子”中的产品通常都是生鲜农产品,虽然可以日常储存,但也不能储存太长时间。因此,要确保销售渠道通畅。这就需要加强产销对接,建立信息、产品和基地等对接平台,提高产销对接的针对性、精准性和有效性。同时,对于可能出现滞销的蔬菜品种,需要进一步强化产销对接服务,拓宽分销和终端配送渠道,以确保蔬菜能够畅销,从而切实保障农民的收益。只有协调好蔬菜供销渠道,有序组织调运和投放,才能够保持道路畅通、市场繁荣,使农民、市场和民众都能够受益。

无论是“菜篮子”还是“米袋子”和“果盘子”,都关系到民生的大事。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了“做好岁末年初重要民生商品的保供稳价”。因此,须将民生问题视为头等大事,用心、用情、用力地去解决。只有这样,广大农民才能够获得可观的收益,享受到更多的选择,保供稳价基础非常扎实的“菜篮子”市场就会带给人们稳稳的幸福。(昆明信息港评论员 马弘杨)

编辑:周硕    责任编辑:袁艳
相关推荐